“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刚刚走完上半程的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良好开局来之不易。这背后,是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实施宏观调控,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不懈努力,是制度伟力、改革动力、调控能力的同频共振。展望未来,强大的制度优势、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更加精准完善的调控,将继续护航中国经济无惧风雨、行稳致远。
宏观调控靶向精准
助力经济稳中向好
“从去年减按25%到今年的1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国家持续为小微企业减负,单这项政策全年就能减税2.5万元,预计今年可以减免企业所得税47.25万元,我们收获满满。”江西丰城市金海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金彪说,利用省下来的税金,公司将新建一条年产碳酸钙4万吨的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增加160万元年利润。今年以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接连落地,小微企业连迎减负礼包。
“有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需要房产抵押也能获得如此优惠的贷款,这下可以多招几名员工了!”深圳一家生活超市店主黄先生获批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后贷款利率不到2.35%。在深圳,今年6月启动的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专项活动切实缓解了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的融资难题。
企业活,则经济活。微观冷暖可以洞察中国经济活力脉搏。今年以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市场主体元气进一步恢复,汇聚成我国经济持续复苏、稳步前行的动力。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6.9%,反映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利润明显上升。
回顾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实现增长12.7%,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固本培元政策的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的推进,也与我国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密不可分。
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2.8万亿元常态化直达资金基本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前6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7.74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6%;人民银行促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上半年,宏观政策在稳定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展望下半年,宏观政策将更为强调“跨周期调节”,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政府部门针对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使用第三方软件服务的‘服务券’、国际专利补贴、高端人才落户支持等,筑牢企业健康发展基础,增强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少龙表示。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政府部门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围绕培育和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商环境还将进一步优化,财税金融等支持举措将齐发力,股权融资、挂牌上市等多元投融资渠道将进一步完善。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系列关键举措接连落地,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在稳中加固的同时,呈现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