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行知新经济云峰会正式启幕。“行知”作为证券行业领先的机构客户服务平台,依托华泰证券在新经济领域的深厚积累,致力于以数字化创新模式联通产业与资本,助力新经济高效、高质量发展。
此次行知新经济云峰会为期五天,将聚焦医疗健康、数字科技两大关键新经济产业,邀请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产业专家、投资人、学者等,聚焦前沿,探索如何在时代变革中,共建多方共赢的新经济产业未来生态。在云峰会首日主论坛上,多位国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产业专家、监管领导与华泰证券的专家从宏观视角分享了对新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
数字化创新服务,赋能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在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中的枢纽作用日益凸显,特别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出,一大批优秀的新经济、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助力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华泰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李世谦在致辞中指出,新经济相较传统产业,技术含量高、盈利周期长,在资产定价、价值发现方面,更需要专业投资者给予长期支持。而A股正逐步进入“机构化”时代,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而且构成越来越多元。这样一个日趋成熟、理性的资本市场无疑将驱动新经济产业更高速、也更高质量发展。华泰证券深耕新经济十多年,成就了一大批市场标杆项目,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希望发挥在金融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用数字化方式创新机构客户服务。2019年公司上线了机构客户服务平台“行知”,探索与机构客户交互、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的新模式,不断释放华泰证券在机构服务和新经济产业的专业能力,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副局长蒋东兴在主旨演讲中表示,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共识,但证券期货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却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共识的解决方案。“十四五”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六大目标和六个发展思路,为未来行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具体到转型的发展路径,除了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些行业关注的新兴技术上发力外,还应加大研究金融科技工程,通过科技把整个行业的业务、知识进行体系化梳理和全面融合,做到业务规则化、规则指标化、指标可计算,最终用工程的方法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达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产业链升级,把握新发展格局下关键赛道
在疫情触发的逆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曾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房地产红利、入世红利已经结束或达到顶峰,只有把握时代发展新的红利,才能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总量研究负责人、固收首席张继强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能否升级到更高产业链或价值链中去,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关键挑战,核心就是科技。中国的优势在工程技术,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欠缺。所谓新发展格局,一是畅通无阻,解决市场和技术过去几十年里都在外的问题;二是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无论对企业还是投资者,能够在这几个方向中有所作为,就是优质赛道。具体而言,新能源、国产替代、工程制造、新消费、军工、国潮品牌相关产业等六大赛道值得关注。同时,对机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投资的专业性和门槛大大提高,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投资机构将能抢占先机。
而如何不增加宏观杠杆率的负担,不增加中长期金融系统风险的情况下,撬动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潜力,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指出决定潜在增速有三大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人力资本,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质量。第二个要素是投资,资本存量。第三个要素是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樊纲则认为,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的背后,起重要作用的是出口。随着发达国家复工复产,出口可能受到一定冲击。企业需要做好研发、创新、管理调整等,保持竞争力,才能在产业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创新才能够真正有所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等资深学者也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析了当下的宏观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医疗健康等新经济产业的发展机遇。
在资本市场的助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为帮助机构投资者、企业精准把握变局,“行知”一方面积极建设资本与产业互联互通的开放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快速对接,目前,3000余家专业机构投资者、近万家企业活跃在“行知”。另一方面持续引入专家资源,打造行知独特产业IP,并构建多方共赢的机构服务生态圈。经过两年的持续运营,超过25万名用户利用行知获取最新的研究服务内容、接入证券融通市场、在线进行投行项目申报、参与路演直播,这一用户规模体量还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拉近新锐企业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距离,行知同步推出了小程序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展示的专属空间。
行知新经济云峰会期间还将举办医疗健康、数字科技分论坛,围绕经济与市场、医改新周期、医药大消费、疫情防控、科技与健康、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AI前沿与落地、下一代基础设施等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