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海底捞(06862.HK)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110.0%。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交纳企业所得税4.68亿元,同比上升22.3%;其中,中国大陆交纳企业所得税4.56亿元。
为强化内部管理和运营,海底捞在上半年调整组织架构,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海底捞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丰富顾客的就餐体验,将推出更多新品的权力交给各区域。
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方面,海底捞先期布局卓有成效。会员数量达到8500万,会员消费金额占总营业额的八成以上;新建和改造的新技术餐厅已超过100家;采用行业领先的主机安全检测和响应平台(HIDS),提升了企业信息安全能力。
海底捞还进行了董事会成员的更新,新增了七位执行董事和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进一步实现企业管理团队的年轻化。叠加上半年推出的骨干员工股份奖励计划,以及内部实行的各项员工温情计划,海底捞正在用多种方式帮助员工实现“双手改变命运”,为促进共同富裕承担企业责任。
营收、净利润实现三位数增长
“疫情防控措施放宽,期内营业天数增加,客流量回升,以及门店数量增加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海底捞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110.0%。
疫情防控情况的好转,也给海底捞的营收结构带来变化。公告显示,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海底捞餐厅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4.19亿元,增长了112.2%,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3.7%上升到96.6%。外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下降到1.7%,“主要由于疫情好转外卖订单数量减少。”海底捞公告表示。在堂食逐步恢复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店消费。
同样,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放宽,线下聚餐规模回暖,单桌人数增加明显,使得人均消费水平有所回落。海底捞公告显示,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2021年同期的107.3元,接近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
适应发展,内部调整细节揭晓
海底捞餐厅网络拓展,在过去一年内备受关注。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达到1597家。受此影响,叠加新开业门店达到首次盈亏平衡并实现现金投资回报的时间长于往期,以及门店运营仍受疫情持续影响等原因,海底捞2021年上半年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
“经营结果未达到管理层的预期,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尝试各种改进办法。”公告也披露了海底捞组织架构调整的细节,从今年6月开始,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海底捞门店按所处位置划分为五个大区,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工作,小区经理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进行现场巡视、考核和辅导。
海底捞组织架构调整措施,得到不少专业研究机构的认可。光大证券曾发布研报表示,海底捞大小区模式,增强了精细化管理,能够提升门店管理效率;西部证券认为,海底捞内部变革成效并非立竿见影,需待一定时间,但认可其改革方向;中金公司同样表示,关注海底捞管理变革效果。
公告还显示,海底捞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丰富顾客的就餐体验。例如,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将推出更多新品的权力交给各区域。上半年,海底捞推出了小龙虾等时令菜品,并持续更新自助小料台上小食、水果组合。公开报道显示,海底捞还在近期上新了沙棘锅底,以及口红、耳饰等系列周边产品,满足“Z世代”的新消费需求。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北上广深地区大学生火锅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海底捞是大学生群体心目中最受欢迎的火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