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曾经的“当红炸子鸡”OfO、摩拜等共享单车的失败,全国各地频现共享单车“坟场”,社会资源正不断为过去蒙眼狂奔的资本“埋单”。不只是共享单车领域,包括电商、新出行、社区团购、外卖在内的各个领域中,资本巨头也在近年来形成对垒。
当资本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看来,近一年来监管部门的种种举措具有鲜明导向性,不仅明确了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优先保护市场有效竞争的原则立场,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方向一致,更旨在鼓励企业在商业模式、服务地域、消费层次或是客户群体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从今年各家科技巨头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我们或许可管窥一二。
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4570亿元、3931亿元、4089亿元和389.22亿元。然而在净利润方面,腾讯净利润最多,达到920亿元,阿里的净利润351亿元,百度净利润239亿元,京东净利润仅为41亿元。
四家企业中,京东一边是财报总营收最高,一边是经营利润最低,它把钱都花在哪儿了?这就要从京东的基因说起。
当一家企业已经能够发展到单季收入数千亿规模,决定未来的已经不在是风口、模式,而是可以跨越周期的格局。研发、纳税、就业,简单的三个指标,折射出来的确实一家企业如何看待自身长短期利益,如何看待自身获利与回馈外界,如何看待自身发展与全社会的关系。
而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的分配,更可以看作是一家公司股东和管理者对于公司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平衡,也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竞争力是以技术为驱动还是以资本为驱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阿里研发支出为268亿元,占净利润的76%;腾讯研发支出为241亿元,占净利润的26%;百度研发支出为239亿元,占净利润的48%;京东研发投入为82亿元,是净利润的200%。资料显示,京东整个体系过去四年的技术投入已经近700亿元,远超同期京东的净利润。所谓“手握千金,不如一技傍身”,不难看出,京东的股东更愿意把手中的利润投入到更长期的价值中,这背后也折射出京东对于未来的自信。
纳税的价值在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家企业的成长都会有大量社会资本的隐形投入,与此同时,纳税也是一家企业回馈社会最为直接的方式,公司股东每赚取一元钱能够为社会贡献多少纳税?可以折射出一家公司如何在自身获利的同时反哺社会。
记者梳理财报发现,2021年上半年各家公司每赚取一元净利润对应缴纳的所得税的比值中,京东和阿里的最高,分别为0.27元和0.26元。当然,这仅仅是财报中所披露的所得税部分,对于每个季度数千亿元销售的京东来说,增值税的贡献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在员工方面的投入,各家也展示出较大差异。尽管目前各家企业近两年员工数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公司内部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员工就业数量和公司净利润配比,同样也能够看出一家公司在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将这一发展红利惠及全社会。也就是说,公司股东从社会每赚取一元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创造多少就业,又能够为员工带来多少直接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阿里员工数量为254702人,腾讯为94182人,百度为41000人,京东为320000人,换言之,各家公司每赚取一元钱的净利润分别能够为社会创造的就业人数分别726人、102人、172人和7805人。
此前,有网友忍不住调侃,京东30万人半年创造41亿净利润,腾讯9.4万人创造920亿净利润,阿里25万人创造351亿净利润,京东也因此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铁憨憨”。虽然京东利润最低,但京东在员工薪酬支出方面却从不吝惜克扣,这也正是用户对京东快递员一直抱有较高评价的基础保障。
单从京东的财报中不难发现,其财务特征上很明显的体现出了“三高一低”态势,即“科技研发投入高、纳税比例高、员工就业薪酬高、毛利率低”,这也解释了京东这么多年一直不怎么赚钱的原因。
相比于资本裹挟的流量型平台模式,京东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其自营模式就决定了不可能有高利润,更难以通过资本短期投入形成垄断红利,只能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带动利润率提升。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奇点大学创始人雷库兹韦尔曾经说过,“人们往往低估事物的长期价值而高估短期价值”。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低利润并不代表着低价值,“另类”的财报数据背后,本质上正是企业长期主义价值观的体现。
千帆过尽,如何能穿越经济周期?只有站在全社会的利益层面上,以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保持技术创新的斗志和利国利民的初心,这才是中国互联网以及更多科技企业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