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和空间 作者:王和
作者简介:王和先生,博士;高级经济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减灾中心特聘专家;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研究员、博导。原中国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副总裁。
原标题:【王和讲座】金融保险业的“欲罢不能”--- 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思考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推动下,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金融业要在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框架下,划定红线,明确原则,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快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数字化,增强数据利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推动经营理念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商业(逻辑)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比数字化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思维模式,以及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交流语境,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商”的企业数字文化。
2021年08月27日在零壹财经“《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合规落地与产业趋势”闭门研讨会上的发言。
首先,感谢“零壹财经”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与大家分享关于金融保险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背景下的一些思考。可以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字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明确了金融数字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对此,金融业要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觉悟。
我的交流将围绕“欲罢不能”这个“关键词”展开,一层的意思是:金融业离不开“个人信息”,因为,“个人信息”是金融业存在的基础,是“立业之本”。另一层的意思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将为金融业开启一个依法规范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金融业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之,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这一课题,金融业没有退路,更不需要退路,而应当是与时俱进,把握机遇,乘势而为,突破自我,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欲罢不能”。
首先,要认识到:金融,属于天然的“个人信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