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9月7日讯(记者 胡朝辉)日前,全域商业洞察与分析服务提供商秒针发布了《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深度聚焦了我国毛发移植行业消费人群、主要技术、行业的驱动和阻碍等内容,探讨了毛发移植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家卫健委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超2.5亿,平均每六人中就有一人脱发,其中男性约1.63亿,女性约0.88亿。其中,30岁前脱发的人群占比高达84%,比上一代人的脱发年龄提前了20年,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医美为代表的颜值消费已成为资本市场最青睐的赛道之一。2016至2017年,植发行业内的两大连锁品牌雍禾与碧莲盛先后得到资本助力,整个行业也呈现出倍速增长趋势。
从无到有 市场规模已达134亿元
在我国,最早的毛发移植部门隶属于公立医院烫、烧伤科,当该科室收治了头皮受到烧伤或者烫伤的患者时,有患者提出进行毛发再生的需求,由此,毛发移植技术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但是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在外科手术级别中属于最初级的门诊手术,使得毛发移植手术起初并未受到重视,因此在公立医院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同时,公立医院毛发移植科室的医生资源相比其他科室数量较少,因此,毛发移植手术的体量并不大,排期也相对更长。
根据《报告》,毛发移植手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的,当时行业内是以FUT(毛囊单位头皮条切取术)为主流技术。2001年,FUE(毛囊单位钻取术)技术诞生,随后传入国内。
2005年,碧莲盛植发成立,并率先摒弃FUT有痕植发,在连锁医疗机构中全面应用FUE技术。2011年,科发源(今大麦植发)成立;2013年,雍禾成立。FUE技术逐渐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