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刘小南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商务部等部门抓紧制订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计划年底前出台。
刘小南表示,在修订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大方向,在把握开放节奏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同时还要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通过更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初步考虑,与2020年版相比,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数量会有所减少,争取做减法。限制措施会更加精准,另外在管理框架和模式上也将进一步完善。”刘小南如是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瘦身”,表明政策在某些领域实施开放,同时在自贸区进行试点后,也对一些行业领域的竞争力更有信心,这体现出我国在开放上的坚定态度。此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对部分领域的限制,通过自贸试验区“试验田”功能已进行充分试点,因此,减少条目数量对于国内经济和相关领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加大开放力度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刘小南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扎实推进稳外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外资流入延续稳中向好的势头。今年前7个月,全国吸引外资10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外资分别为71.2亿美元、25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6%、40.6%,高于平均增长速度;在华外企经营良好、利润增加。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5.94万亿元人民币、1.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6%、46.0%,也明显好于2019年同期水平。调查显示,中国市场已成为很多知名跨国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引擎”。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长期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加大。通过自贸区数量、规模的增加,以及推进海南自贸港开放,形成了一批开放高地,让更多领域的外资加速进入中国,并通过优化国际营商环境进一步留住外资。短期看,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复苏,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运行正常化,经济基本面长期稳定向好,为外资经营稳定提供了良好环境。
“综合各方面情况初步研判,今年全年利用外资的数量能够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有可能比预期的还要好一些。”刘小南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稳存量扩增量,通过进一步缩减和完善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优结构提质量,主要是要完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政策,落实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三是强服务防风险,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推动准入后国民待遇落实,依法平等对待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
陶金预计,下半年外资继续流入中国的概率较大。不过,需要注意国外疫情反弹可能会压制国际资本流动,7月份、8月份外资引入(就已)受到了较大影响。
刘小南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后续将采取多种途径,更加积极主动向外资企业宣介有关法律和政策,帮助外资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引导推动外资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更多把握投资机会,融入产业链供应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作用。
“采取有力措施提振外资投资信心,重在打造中国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在陶金看来,一方面,宏观经济稳增长必要性加大,托底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助于继续留住和吸收更多外资;另一方面,应继续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外资的投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