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备受期待的“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落地。这是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金融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继QFII/QDII、基金互认、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服务后,又一项重要金融创新举措。
“跨境理财通”的推出,拓展了境内外资本流动的渠道,意味着我国资本项目兑换方面的开放更进一步,人民币在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程度进一步提高。
资本项目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有序推进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形成良性互动。据IMF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由去年四季度的2694.9亿美元升至2874.6亿美元,实现连续九个季度的增长。同时,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提升至2.45%,创下2016年第四季度IMF报告该数据以来的新高。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北向通”和“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均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办理。
在当前我国扩大金融双向开放的背景下,“跨境理财通”的推出无疑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的路径。一方面,人民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流通,将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巩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在笔者看来,“跨境理财通”的推出,有利于拓宽离岸人民币投资渠道,丰富人民币投资产品,增加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深度,激发国际投资者使用和持有人民币的热情,打造人民币区域环流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跨境理财通”还将提振跨境资本市场流动性,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