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当天,来自17个省份的259家市场主体,以线上、线下等方式完成了79.35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初期,绿色电力产品为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后续将逐步扩大到其他可再生能源。
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后的首次绿色电力交易,是以市场机制创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开启了国内绿电消费新模式。
对于绿电交易试点的启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化解新能源产业所面临矛盾的市场化机制,能将环境价值通过市场机制充分体现。同时,也将为证券市场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这是一个能解决很多矛盾的电力机制。”以太投资总经理李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目前以火力发电为主,清洁能源严重不足,这样的产业结构与“碳中和”大战略、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上网困难、弃光弃风和拉闸限电存在矛盾。因此,在产业链升级需要大量电能期间,推出绿电交易是非常明智且必要的。
国泰君安证券相关人士认为,开展绿电交易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替代政府补贴,全面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价值和环境价值,提升绿色电力产品的发电收益,增强绿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力促进新能源发展,助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为电力用户购买绿色电力、实现产品零碳需求提供便捷可行的购买途径,有效满足用户的绿电消费意愿,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目前,电力交易平台已具备价格形成、合同签订、优先执行(出清)、优先结算等满足绿色电力交易需求的功能,在市场供给和需求端逐步熟悉适应绿色交易规则后,其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粤资基金研究员任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电交易将对新能源产业和高能耗产业带来影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引下, 绿色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短期看,绿电交易将对绿电运营商,以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构成直接利好,盈利有望改善;长期看,绿电市场有望与碳交易市场结合,金属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将进入绿电交易市场,对火电转型和高能耗产业产生影响。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认为,绿电交易引入绿色电力消费者,将帮助分摊由新能源发电并网增加的电力系统运营成本,用市场化的方式促进绿色电力消费。随着越来越多的绿电消费和吸纳,以光伏、风电、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和建设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会直接持续受益。中长期看,绿电消纳需要储能系统支持,从而促使储能系统的需求和建设增加,随之带来更多储能板块机会;更多绿电使用意味着一些火电系统将被改造,随之而来的机会也会逐步呈现。
“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中短期利好新能源运营商业绩的提升,尤其是风电、光伏发电处于明显优先地位。一方面,因为交易价格高于核定上网价格的收益归发电企业;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和绿电交易市场形成互补,有望带来溢价效益。长期来看,新能源的装机量需求会因为绿电交易而快速增长,绿色电力的市场份额会不断抬升。”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孙恩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