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阴市科技局与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大学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约,双方将联合共建江阴市武汉大学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计划5年内初步建成并运营“碳中和、遥感与先进制造产学研基地”,重点引进科技型企业不少于40家,以及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
9月12日,江阴市副市长顾文瑜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向“十四五”,江阴紧抢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锡澄一体化三大战略新机遇,同时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主动承接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合肥等地区的创新要素溢出,依托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丰富科创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人才、项目在江阴落地转化,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科创中心。
江阴是全国制造业的集聚区,目前已培育出来特种金属材料及制品、高端纺织服装材料两个超千亿级特色产业。尤其是该市通过借力校地合作优势资源,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省级以上产业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项目17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9项。
在江阴市科技局局长徐飞看来,江阴要继续当好全国县域城市科技创新排头兵,长江经济带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先导区,亟待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仍偏弱、高层次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等制约着产业转型提升的突出问题。
“今年年初,江阴在完善各类创新创业政策的同时,开启南征北战、东西互搏三年行动,其中南征的重点就是要打造霞客湾科学城,构筑绮山湖科创谷,通过一湾一谷一区一港建设,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构筑智核。”徐飞还表示,江阴还推出“霞客之光”产业自主创新攻关计划,通过揭榜挂帅,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市科教合作全面升级。今年来,江阴市科技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结合新战略,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开展紧密型、常态化校地合作,主动对接江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等一批高校院所。
目前,该市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已建立深度合作,并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昌大学等技术转移中心江阴分中心。记者了解到,该市在开展科教合作上,坚持以发展新兴产业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坚持“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原则,借智登高,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成果到江阴转移转化,走出“高校+地方”联姻共建的江阴路径,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科技项目先后落地。
(科技日报江阴9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