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国有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出炉。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国有经济要实现更高质量地发展,将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加快培育国有经济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蓄能增势。
“十三五”期间,北京国有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市管国企资产总额已突破6万亿元,利润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五年的更高目标已然形成。国有经济总量规模将迈上新台阶。《规划》提出,到2025年,市管国企资产总额将达到8.25万亿元,利润总额也将达到1500亿元。
“在目标设置上凸显高质量发展导向。”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解读《规划》表示,为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新增设效益效率指标,着力推动总量指标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积极引导企业在实现“量的提升”基础上加快实现“质的飞跃”。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动力变革,《规划》明确,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以科技创新驱动,强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要科技创新,就要积极营造敢为人先的创新氛围。在这方面也形成一些新思路,如加快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吸引急需紧缺顶尖人才,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打造创新政策“特区”,针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战略性业务培育等实施差异化、个性化考核,积极探索企业员工以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完善跟投机制等。
企业创新离不开投入。《规划》提出,要引导企业加大在创新能力体系和高精尖产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集中,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链长”企业。在智能交通、科技冬奥、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等领域推出一批应用场景,积极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十四五”时期,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累计不低于2000亿元。到2025年,重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对标行业,要达到领先水平,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也要达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