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今年,市场结构性行情显著,具备稳健收益特征的“固收+”基金受到欢迎,截至11月26日,年内新发“固收+”基金规模突破5000亿元。
多位“固收+”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来看,在“房住不炒”与广谱利率回落大趋势下,“固收+”基金更契合当前居民资产配置的需求和期待,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固收+”基金新发规模
突破5000亿元
根据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来已成立336只“固收+”基金,募资规模达到5031.53亿元。
这一规模,不仅创出历史纪录,也超越了过去3年此类基金发行规模的总和——2018年至2020年,3年募资总规模为4679.56亿元。
“固收+”发行火热的同时,“固收+”总管理规模也水涨船高。截至三季度末,“固收+”基金总管理规模近1.6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约80%。
对于“固收+”策略受到市场欢迎的原因,中信保诚基金副总经理韩海平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居民理财意识的提升。今年银行理财在做净值化转型,刚兑产品越来越少,许多居民开始关注“固收+”基金;第二,互联网金融、信托、P2P等一些中风险甚至是非正规产品风险事件频出,基金作为标准透明且相对安全的产品,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第三,“固收+”产品,既追求固定收益,又可能通过权益、转债、新股等方式获得增强收益;第四,过去两年“固收+”产品业绩不错。
不过,产品数量和规模爆发式增长,“固收+”基金的业绩分化却越来越显著。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固收+”基金九成以上取得正收益,平均回报4.59%;华商丰利增强定开、前海开源可转债、广发可转债回报都超过了40%。但同时,仍有近180只产品亏损,“固收+”基金首尾业绩相差逾60个百分点。
明年“固收+”策略稳中求进
展望明年市场,多位“固收+”基金经理表示,2022年,“固收+”策略仍将坚持稳中求进,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确定性收益。
中信保诚基金副总经理韩海平表示,明年,“固收+”中“+”的收益还是来自权益、转债以及新股。但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明年新股方面的收益可能会下降。
永赢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杨勇表示,“固收+”策略在债券市场的投资将继续强调稳健和安全性,维持高等级债券主投资策略,尤其是在近年违约风险频发的背景下,更要严格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要认识到热门赛道估值高企的现实,平衡好高景气和高确定性的关系。“2022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难度提升,债券作为投资组合稳定器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而在经济下行期间,政策托底的力度也会增强,因此投资中可在新能源产业链、军工等高景气赛道之外,适当提升前期调整更为充分的医药、消费、大金融等防御板块的配置占比。”
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认为,明年债券市场中性偏乐观,在稳健宽松政策背景下,债券市场收益率易下难上。经济下滑风险依旧存在,基本面支持收益率偏强运行;股市或将延续震荡结构性行情,高景气的新能源、科技板块继续有较多挖掘的机会,汽配、小食品等板块有需求改善带来业绩提升的机会;在债券市场偏强震荡、股票市场结构性机会较多背景下,转债高估值仍有支撑,通过自下而上仍可挖掘投资机会。“明年‘固收+’产品仍有创造较好收益的可能性,债券底仓收益、股票转债增厚收益都值得期待。”
太平睿庆混合拟任基金经理陈晓表示,明年在“+”的方面,主要考虑转债和股票。转债部分会以偏债或平衡性转债配置为主,力争寻求超越纯债部分的投资收益,提高组合整体回报。股票部分,会兼顾价值和成长,重点关注行业中的好公司,包括景气度长期改善且产业中长期发展和资本形成共振的板块,具体包括新能源、科技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等偏硬科技的方向;业绩比较稳健的消费、医疗等行业;一些细分子板块的龙头股,如银行、化工、汽车等板块中存在不少有发展潜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