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詹晨 吴琦
今年是券结模式基金产品发行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券商厉兵秣马,说明这一业务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难点和阻力。
第一,信息泄露风险。基金管理人的交易指令要通过券商审核后再报交易所,清算数据也会经过券商,链条长了,保密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第二,公募基金与券商的深度绑定也会让基金公司有所顾虑。如果某只产品选择了券结模式,则意味着其销售渠道主要还是依赖于参与的券商,如此就会导致公募基金更多依赖于合作券商的销售力度,而不是更多分散的销售渠道。
第三,最终销售规模还要看渠道之间的竞争。采用券结模式并不一定意味着规模会显著上量,但一定会引发银行等以往渠道的关注和异议,最终促使相关方面作出决定的更多还是商业利益的考量。
整合优质资源定制券结基金发行是以往券商和基金公司采用的常规方式。2021年以来,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呈爆发式增长,券商向投资者提供优质财富管理工具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亟需在存量基金中快速发掘优质基金产品,通过券结模式,抢占优质存量资源,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财富管理产品选择。
目前,规模居前的券结基金托管人仍以银行居多,如睿远成长价值、睿远均衡价值三年这两只巨无霸产品合计规模超500亿元,是目前券结模式下规模最高的两只基金。这两只基金托管人是招商银行,结算人是中信证券。
券商采取券结模式,一方面是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抓手,通过机制减少理财经理倒量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看中可以撬动托管行的杠杆。但同时也存在困难,除少数托管与结算一起接下的券商外,整个券结产品合作中,银行话语权依然占据主导。因此从产品筛选和档期销售上不一定能按照券商计划进行。此外,近期银行销售杠杆不及预期情况屡有发生,也会影响后续券结产品的发行意愿。
其次,基金管理人采用券结模式也是想通过该模式新发时从券商获取集中销量,并与该券商深度绑定。随着券商券结产品布局增多,券商端销量势必会分散,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拼产品业绩,券结产品爆款是否持续有待观察。
最后,对于集中力量进行券结产品布局的券商,产品集中度较高,会有一定风险。比如说,若产品业绩无法令人满意,则会为后续券结产品推进及财富管理转型带来负面影响。
从券商角度看,券商结算模式的成本远高于银行结算模式,业务流程繁琐,费用成本高还需系统改造,如果券结产品业绩不能持续获得投资者认可,导致规模日益缩小,就会出现产品收入不能覆盖业务成本、面临清盘风险等问题。因此,这一模式的推进也考验着券商选择产品供应商的能力,以及券商自身产品研究和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