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0月15日正式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下称《规定》)开始施行。《规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附加资本要求,即要求银行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落实新规要求,商业银行近期频繁利用各种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进行“补血”。尤其是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补充备受关注。除上市银行配股、定增案频出之外,系统重要性银行发债频率也有所提升,相较于以往,此次债券发行频现大行“身影”,且规模多以百亿元为主。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增加信贷投放,面临着资本消耗,所以需要定期进行资本补充,增强抗风险能力。
系统重要性银行发债规模大
一般而言,银行补充资本有两种方式,一是内生积累,主要依靠未分配利润自己“造血”;另外是利用外源融资,比如IPO、定增、优先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今年10月份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浙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北京银行等14家银行发行固定资本债(又称“永续债”),总发行规模已达1847.5亿元。单次发行规模最大的为北京银行和农业银行,发行总额均达400亿元。
除永续债外,在二级资本债方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统计,10月份以来,厦门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12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总发行规模为2171.93亿元。其中,建设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宣布完成了45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二级资本债的发行。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中小银行为主的发债趋势不同,此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发行频频出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的“身影”,且发行规模多以百亿元为主。
温彬表示,大、小银行在补充资本的渠道和品种上有所不同,大银行的补充渠道及工具种类会更多,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由于融资渠道比较窄,主要是发行二级资本债。但是,不同的资本补充工具,效能也有所差别,上市银行通过定增、增发配股补充一级资本,是整个资本中最坚实的一部分。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从上市银行今年补充资本的情况来看,配股和定增两种股权融资明显增多。近期,多家银行相继落地配股募资方案。11月初,浙商银行、无锡银行相继公布股权融资方案。其中,浙商银行拟10股配3股募资不超过180亿元;无锡银行拟定增募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在此之前,宁波银行和青岛银行也相继公布配股方案,分别拟募资120亿元和50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补充资本最大的目的就是减少杠杆风险,通过充实资本的方式,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障各方资金安全。此外,由于《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参与国际业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也是为了让中国金融机构在风险控制上和全球对接。
资本补充压力持续
根据《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要求等基础上,还应满足0.25%-1.5%的附加资本要求,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目前入选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均满足附加资本要求,无须立即补充资本,不会影响信贷供给能力。
《规定》还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来看,系统重要性银行分为五组,分别适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资本要求。其中,已入选国际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四家国有银行全部进入到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的第四组,应执行1%的附加资本要求,但同时入选G-SIBs和D-SIBs的银行要按“孰高”原则确定附加资本比例。
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在梳理三季度末各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后发现,目前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虽然全部过线,但也不无压力。第一组银行中的广发银行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7.8%,仅比监管要求的7.75%高出0.05个百分点。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工行、农行、中行、平安银行等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但是较年初有所下滑。
温彬建议,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而言,资本补充是常态化的工作。在此背景下,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需要多渠道补充,既包括内源性补充资本,主要依靠公司经营获得的利润留存;还需要外源性补充,包括定增、配股、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
长期来看,加大信贷投放、减费让利等因素也会加大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消耗。在监管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导致风险加权资产规模逐年上升,对资本消耗较大;同时,在减费让利的监管导向下,银行利润下滑导致资本内生能力有所削弱,银行仍普遍面临较大的的资本补充压力。
“更重要的是,银行应注重发展资本节约业务,推动轻资产转型。”温彬表示,银行不能重走以往的融资老路,从未来方向来看,要降低资产投放的风险权重,通过监管政策引导,银行进一步降低风险权重,从而起到节约资本的目的和效果。总的来说,加快银行战略调整和业务结构的优化,是必然的方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