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惠民保业务开展火热,这类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的保险产品获得众人关注。本着“保本微利”原则,各家险企推出的惠民保产品往往保费较低、保障较高,这类商业保险的可持续性究竟如何?
12月7日,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在惠民保项目媒体交流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太保寿险在全国的惠民保项目中共计参与了33个,7个项目为首席承保人,其中投保期已结束的6个项目参保率均在30%以上。在全国惠民保已覆盖的近9000万参保人群中,太保寿险覆盖2000余万参保人,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以上海为例,太保寿险作为首席承保方推出的“沪惠保”,参保人数累计超过739万人,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参保率达38.5%。对于老百姓更为关心的后续理赔情况,潘艳红直言,沪惠保承保生效5个多月,整体运营情况还是非常平稳的,也是超出了当时的预期,当时销售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销售后面的持续运营挑战更大。但现在来看总体还是比较理想。
根据沪惠保官方披露,承保生效4个月,累计赔付2.2亿元。不少人担心,按照这一进度,是否会出现“赔穿”的情况。太保寿险相关人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沪惠保的赔付仍然符合产品定价测算预期。沪惠保赔付的“高”,说明老百姓确实享受到了实惠,也是惠民保的初衷,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真切的医疗问题。
可见的是,太保寿险参与的惠民保项目承办比例不算高,但是高质量的项目占比较高。在此期间,太保积累了哪些经验可以供行业参考呢?
太保寿险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鉴于惠民保业务规律和太保当前市场实践经验,通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的“共保体模式”,实现惠民保产品真正意义上的共保及风险平滑,从机制上保障项目的可持续运营及发展,最大程度保障参保人权益。
“参保率是惠民保项目可持续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素。为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力量,结合商保公司庞大的业务员群体,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式宣推网络全方位推动参保率提升。”太保寿险相关人士介绍称,如“沪惠保”创新性地推出了“公域+私域、线上+线下、激励相容、风险共担”的上海模式,建立公、私域差异化宣推,各共保体成员的共保比例采用公、私域固变结合,私域推广结果决定公域激励的方式,全面调动各共保体成员的积极性,形成“沪惠保”宣推有机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介于传统商业健康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之间的创新产品形式,惠民保产品多由政府组织、商保承办,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其中也发挥了较大作用。澎湃新闻前期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惠民保产品的投保率情况与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关。也正因如此,在不少惠民保产品中,往往能发现“政府主导型”“政府指导型”“政府参与型”等字样,而不同的说法也体现了政府参与的不同“边界”。
在保险公司看来,政府之手应该使多大劲才算合适呢?太保寿险政保部总经理刘杰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表示,不同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政府介入的程度取决于当地的外部环境,就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互联网发达,老百姓的商业保险的意识强,所以会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但是有些地方职工人数少,互联网相对不发达,如果没有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指导、介入,参保率很难提升,单纯靠商保公司做这项业务,往往达不到项目初衷。
“早期的一些惠民保项目,有的地方参保率只有0.5%、1%。不是保险公司不愿意把参保率提上去,而是在这方面保险公司自身的能力是一个瓶颈。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互联网不发达或商业保险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的地方,可能政府的介入程度会更深一些。”刘杰谈道。
太保寿险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剑向澎湃新闻表示,简而言之,很难用一种量化的尺度来讲政府花多大的气力和时间在惠民工程上去发力。但是有一点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同时发力,对惠民业务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助推和保障作用的。
王光剑还指出,在当前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现在市场供给端的产品比较多,有政府用公信力为产品背书,可以起到增信释疑的效果。这个效果在惠民保业务起步阶段,没有第二第三种力量可以取代。针对市场上呈现的一些不同效果的惠民保业态可以感觉到,前期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助推是不可或缺的,当然保险公司作为参与主体要发挥好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