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今年8月起,我国开始进入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尽量减少疫情发生;疫情发生后高效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由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经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云南陇川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哈尔滨、齐齐哈尔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内蒙古满洲里的疫情进入收尾阶段;宁波、杭州、上海等地近日新增的散发病例均来自集中隔离点,疫情风险逐步得到控制;绍兴疫情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当地仍然存在后续传播风险;西安和东莞两地病例基因测序高度同源,为同一境外输入源头的同一传播链,这两地疫情仍在继续发展,存在进一步扩散可能。
“总体来看,近期国内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发和规模性聚集并存的特征,航空口岸和陆地口岸是主要输入途径。”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推进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加强隔离点的管理和社区管控,加快排查高风险人群和场所,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是否“就地过年”要因地制宜
梁万年说,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阶段是指在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总策略的前提下,当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病例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使每一起疫情都能及时终止,使这一起疫情的感染者“清零”,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防控目标。它是中国防控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前疫情防控的最佳选择。
针对公众关心的春节期间是否需要“就地过年”问题,梁万年表示,各地要基于风险研判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全国不能“一刀切”。元旦春节人口流动,接触频繁,容易造成聚集,病毒容易传播;冬季也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不过也要看到,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剂次已超过26亿,人群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本土基本上没有传染源存在,只要把‘外防输入’进一步做实做好,总体上是安全的。”梁万年说,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要严格执行现行的疫情管控政策,不能因为节日而改变防控措施;高危人群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游与聚集;其他人员如果出行,要尽量做好相关防护,切实履行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同时,也要分区考虑,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口岸边境、执行重大活动的地区如北京等)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等级、个人免疫状态、疫情形势等,提出有力度、有温度的相关政策,体现精准防控的要求。“精准平衡疫情防控与春节团聚的关系,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应做好风险评估,发挥专家作用。”梁万年特别指出,各地不仅要考虑输入疫情的风险,也要考虑疫情输出风险。做好相关预案,给公众提供明确的元旦、春运出行疫情防护相关信息和参考指引。
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出行
贺青华提醒,必须高度重视“两节”期间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两节”期间应尽量避免出行。
高风险岗位人员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的机会更多,如果防护不到位,感染风险较高。陆路、航空、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和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要严格落实底数清晰、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两节”期间,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有需要出行须满足三个条件:脱离高风险岗位14天以上;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所在单位报备。此外,出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规定。
相关新闻
铁路春运客流预计有较大增长
昨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铁集团劳动和卫生部副主任伍世平介绍,2022年春运将于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据预测,2022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客流量较2021年春运有较大增长,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面临较大考验。
伍世平说,铁路部门将充分运用多条铁路新线建成投产、动车组装备数量增加等铁路发展成果,实现2022年铁路春运能力较2019年提高10%左右,售票时将严控列车载客率,有条件的列车实行分散售票,为疫情防控提供相对宽松、较为有利的运力条件。同时,全国铁路各大火车站将按规定做好旅客进站测温验码等工作,严防不符合乘车要求的旅客进站上车;停止列车餐车堂食服务,改为送餐至车厢座位等。此外,旅客列车上还将按规定预留隔离席位,车站内设置应急隔离场所,加强铁路和地方、车上和车下联防联控联动,一旦发现涉疫旅客,立即按照规定科学规范有序做好处置。
另据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韩光祖介绍,元旦春节期间旅客出行增加,民航各单位将时刻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变化,根据始发地和目的地政府防控要求,航空公司和机场配合完成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工作。对涉及入境旅客服务保障的民航各单位,持续加强重点环节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