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股市开局不利,首周新能源相关板块急跌逾5%,但我们看到,新能源的优质投手不会突然丧失判断,持续看好新能源的基金经理亦在精进业务能力,东方基金旗下基金经理李瑞便是这其中一员,他正准备“大干一场”,目前拟由李瑞担纲管理的东方汽车产业趋势基金(A类014560、C类014561)正在发行中。
“如果说东方新能源汽车是我们在产业爆发的前夜,通过前瞻性布局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产业趋势回报的话,那么东方汽车产业趋势基金,则将力争为投资者把握电动化和智能化巨大产业浪潮中的革命性机遇。当前这个时点布局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或可类比我们在2018年布局新能源车的时点。”在2022东方基金云端投资策略会上,李瑞信心满满地说。
基于东方新能源汽车基金的投资管理,笔者就相关投资逻辑和投资方法与李瑞展开了深入交流。
从中观行业比较出发做产业趋势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基金李瑞拥有10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4年以上投资经理经验。其研究员时期主要研究领域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包括电力、光伏、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着丰富且深入的新能源相关产业链研究功底。
“从中观行业出发,尊重产业趋势,围绕新能源车上中下游产业链,依据景气度判断对细分行业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这就是我的基本投资逻辑”,李瑞表示。
为什么是从中观行业比较出发做产业趋势投资?李瑞分析表示,若干年前宏观政策波动周期性很强,周期跨度较大,适宜做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但当前宏观包括政策、信用背景变成了预调、微调,波动性显著降低,包括周期跨度也在显著缩短,所以站在目前的宏观背景下去做产业趋势,或是最为重要的组合管理的方法。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李瑞的最重要组合管理原则就是尊重产业趋势,这涉及三个思维,第一个产业思维,第二个周期思维,第三个边际思维,产业思维即把握新兴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很多股价驱动因素就是来自于产业,长期驱动来自于产业的变化;第二是周期思维,不管是从产业生命周期或者产品生命周期来讲,我们一定要去判断自己身处何处;第三是边际思维,从产业落地到个股选择,在过渡的过程中去把握好生意的内生需求,然后考察壁垒、成长性和空间。
组合配置以“不变”压舱以“变”进攻
“新能源行业本身是具备高成长性的行业,在我的组合中不变的是产业趋势、产业主基调如降本增效等,变的是产业趋势的驱动因素、降本增效的路径渠道、政策、市场情绪燃点等因素。”李瑞将变与不变有机结合,构建组合。
根据产品季报,从披露的东方新能源汽车基金按行业分类的权益持仓结果来看,2020下半年以来,基金围绕新能源车产业链上游涨价逻辑持续加仓了资源能源行业,相应地减少了设备与制造行业仓位。东方新能源汽车重仓股以成长龙头股为主。基金经理以成长维度选定赛道后,个股选择从产业生命周期、需求和产能扩张周期、核心矛盾、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努力捕捉优质成长企业,前十大重仓股以细分行业的龙头股为主。
李瑞介绍表示,自己选择优质公司由三个纬度来构成,即优质的公司,有变化空间的公司和供求关系较好的公司。最好的公司是我持仓的基石,这部分可能占50%到60%的权重;变化最大的公司,这类公司可遇不可求,尤其在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里,这类公司肯定加入我的重仓股,但一定是在对技术、管理、产品、成本等N个维度的变化共振持续验证之后;第三个是供需关系最好的公司,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够长,品类比较明显,供给周期和需求周期出现了不匹配的时候或者供需缺口扩大的时候,就会有比较大的弹性。
目前或是布局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的重要机遇期
李瑞表示,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未来或将迎来黄金十年,这一判断既来自车企和消费者的需求,也来自行业可提供的显著社会价值,更来自于国家的大力支持。麦肯锡预测过,2025-2027年我们会看到自动驾驶和人类司机成本交叉点,也就是平衡点,之后自动驾驶成本就会低于人类司机成本。站在目前这个时点,我们现在处在这个黄金十年的起点,如果说新能源车度过了0-1,进入1-10,未来是10到n,那么智能汽车刚刚经历0-1,现在处在1-10的起点,我们认为2020-2022年很有可能是L3级爆发,2023-2025年有可能是向L4/L5进阶期。
目前,拟由李瑞担纲管理的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基金(A类014560、C类014561)正在发行中,根据基金合同,该产品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投资于所界定的汽车产业趋势主题相关证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其中,该基金界定的汽车产业趋势的投资主要包括三大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驾驶目标的趋势;传统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化等发展趋势。
李瑞最后补充表示,投资是一场修行,长期导向、专注和坚守是其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其笃信新能源是未来非常有潜力的市场,而汽车作为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的新一代智能终端,属于颠覆式创新,对现有产业结构影响深远。“我国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置于战略高度,政策指引和市场真实的内生需求,将共同推进智能汽车商业化的发展。我们认为目前或是布局智能汽车的重要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