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月28日讯(记者 曾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今日联合发布《机遇之城》系列特别篇——深港融合,共促两地发展。作为《机遇之城》系列特别篇之深港城市群发展的第一份研究,本报告把生物科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作为适合深港发展的六个优先合作领域,并对如何促进深港紧密合作提出七大重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深港两地繁荣,为两地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据悉,自2014年起,普华永道中国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开启了观察中国城市发展的《机遇之城》系列研究,立足全球视角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发展和各城市的特色,对中国城市进行多角度、宽视野的观察。《机遇之城》系列特别篇主要针对深港城市群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进行研究,而本篇《深港融合,共促两地发展》是本系列特别篇的第一份报告。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次研究总结出能够把香港丰富的经验和制度“引进来”和“走出去”与深圳合作发展的十大产业。在考虑香港和深圳各自的显著优势和发展互补的潜力后,普华永道提出以生物科技、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作为六个优先发展的合作领域, 并且作为未来深港两地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投资机遇。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表示:“深圳和香港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充分、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责无旁贷。深港融合发展有利于开拓新的双城发展模式和在重要前沿行业领域加深合作。此次普华永道发布《深港融合,共促两地发展》报告也是希望在两地具有领先优势的六个科技领域提供一些发展建议,不仅可以为深港两地政府制订发展策略时提供参考,也有助企业和投资者把握产业的发展机遇。”
基于上述提出的六个优先发展的合作领域、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及深圳的口岸经济发展需要,为进一步促进深圳与香港紧密合作,普华永道提出以下七大重点建议:
第一,深圳和香港未来应该在“产学研”层面进行多方面合作,借助两地政府共同构建的跨境合作平台,推动国有及民营机构的跨机构和跨学科合作。
第二,两地政府应研究深港口岸接壤土地的空间规划策略,特别是深港口岸经济带现时边境的七个陆路口岸和连接两地的交通基建,使香港北部都会区各个重点发展区能与对岸深圳发展互相配合,于经济、基建、民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营造共同目标,汇集资源并推动融合发展。
第三,香港北部都会区应成为香港发展科创和深港融合的核心区域,其应以这六个优先发展的合作领域为主轴,并配合邻近前海及福田的流浮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及新田科技城为首先发展地区以推动港深合作发展。
第四,香港流浮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对接深圳前海应先行成为北部都会区核心商业区,深港双方更可研究拓展新跨境铁路连接深圳前海及香港流浮山、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并进一步打通连接位于香港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的第三个核心商业区。
第五,香港新田科技城应作为深港科创发展的经济和人才中心,将联动深圳科创园区发展吸引国际及内地的人才,并且优化两地产业结构并且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加快深圳的科创发展和推动香港实现经济转型。
第六,政府应考虑与企业进行公私营合作有助分担发展资金需求,提高总体发展的负担能力,并且加快重点基建和设施的发展进度。
第七,智慧边境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若能采用合适的智慧边境技术,将能大幅缩短人流往来的时间,并进一步促进大湾区互联互通,为吸引海内外人才到大湾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