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被称为“油茅”的金龙鱼(300999)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利润总额61.8亿元,同比下降30.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6亿元,同比下滑43.20%。
在快报公布后,金龙鱼2月23日股价盘中一度跌逾9%。截至3月1日,金龙鱼收报53.90元,虽此前有连续3日收涨、如今市值仍不足3000亿元。相比2021年1月高位145.5元,股价跌逾60%,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
去年四季度净利腰斩
金龙鱼再次遭遇滑铁卢。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262.3亿元,同比增长16.10%;利润总额61.80亿元,同比下降30.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96亿元,同比下滑43.20%,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2021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41.32亿元,其中,前三季度金龙鱼的净利润为36.81亿元。这意味着,去年第四季度金龙鱼的净利润仅为4.51亿元,相比前年同期的9.1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超过50%。而去年前三季度,金龙鱼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9.12%、-21.85%、-65.86%。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除成本大幅上涨压力外,金龙鱼在餐饮业的B端渠道占比超60%,该渠道毛利率较低,且大部分签署了锁定价的年度供货协议,因此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明显。
报告显示,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饮市场的复苏让毛利率较低的餐饮渠道产品销量占比提升,因此营业收入增长;但中高端零售产品销量受阻,让公司整体销量、收入增长,而利润有所下降。
利润下降跟大豆有关?
针对利润的下滑,快报中将原因主要归结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作为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金龙鱼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88%,原材料成本上涨无疑给了金龙鱼沉重一击。金龙鱼的主要产品多为大豆制品,原材料本土自给率低。目前,金龙鱼并不具备自身的大豆和油料种植基地,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
除此之外,由于粮油米面等产品属于涉及民生的刚性产品,在我国CPI权重体系中占比也较高,其产品价格受到国家严格管控,企业自身提价空间有限。而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主管部门对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产品规定最低采购价格。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龙鱼在采购端成本上涨,却无法在定价权上取得商议空间,使得金龙鱼目前仅能从原材料采购管理以及加工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控制等方面,努力减少原材料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套期保值其实风险大
为了控制成本,金龙鱼需要储存大量的库存以及做套期保值。值得关注的是,金龙鱼的账面上一直保持着高额借款,通过国内外息差赚取盈利。
对此,金龙鱼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由于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较大,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公司用部分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或存为各类融资保证金,利用国内外市场低利率的贸易融资获取较高存款利息或降低融资成本。
为规避上游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金龙鱼对大豆和棕榈油这两类原材料进行了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2017年-2019年,金龙鱼通过套保而持续获利,投资收益金额分别为8.06亿元、4.88亿元和24.54亿元。
然而,赚取息差的方式终究带有投机性,国内外利率也难免有所波动。半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金龙鱼期货合约共产生亏损11.51亿元,占到了同期净利润的38.75%。金龙鱼在业绩快报中也提到“为套保大豆相关业务的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了一些损失”,但“系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所致,属正常经营所需”。
积极布局预制菜赛道
近年来,预制菜赛道火热,金龙鱼也跃跃欲试,其中央厨房业务进展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目前,金龙鱼已在全国拥有70多个投产生产基地,并在杭州、重庆、廊坊、西安等地筹建丰厨中央厨房园区,其中,杭州丰厨正处于试产阶段,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推出首批产品,丰厨中央厨房产品将涵盖学生餐、营养餐、便当、预制菜、调味酱、净菜、面制品等。
2019年,金龙鱼并购“梁汾”品牌山西陈醋,并与台湾百年老字号“丸庄”合作生产黑豆酱油。此外,金龙鱼还陆续推出了火锅底料、螺蛳粉、料包面、豆花杯等一系列新款爆品,持续发力研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从机构观点来看,快报发布后,虽然不少机构仍看好金龙鱼未来的成长性,但多家机构都下调了对金龙鱼的盈利预测。金龙鱼表示,公司预计3月24日发布2021年年报,届时也将披露公司营收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