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牛集团因在印尼、坦桑尼亚等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丰富经验,被列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协助建立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南南及三方合作”机构信息库。此次入选,彰显蒙牛在促进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所做的突出贡献。
据了解,该信息库展示了超过30家开展南南及三方合作机构的信息,包括业务领域、相关经验和成果等。本次蒙牛入选的机构信息展示中,收录了蒙牛在印度尼西亚和坦桑尼亚,通过投资建厂、共建学校、培养技术人才等方式,提升了当地的乳业产业发展水平,还为当地人才就业扩宽了道路。
作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主体,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举一动与国家形象密切相关。作为中国最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民族乳企之一,蒙牛海外业务遍布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北美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蒙牛不仅通过产业发展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和就业增长,而且积极参与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种多样性保护,注重绿色发展、品质保障和人文关怀,这也是蒙牛项目能够入选此次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信息库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蒙牛印尼工厂位于印尼西爪哇省贝卡西县西卡朗区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5,000万美元,主要生产低温酸奶和乳酸菌饮料,是蒙牛在全球范围内建设的第60家工厂、在东南亚地区的第1家工厂、蒙牛单位面积产值最大的工厂。该工厂集当地牛奶采购、生产和营销于一体,其产品在印尼市场越来越重要。目前,该工厂已获得勿加泗县政府的环境许可证,并实施了清真保证体系。此外,产品还申报了Halal并获得了经销许可证。
对于当地人来说,蒙牛在为当地人带来高品质的奶制品,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
此前,蒙牛与江苏药学院、印尼Kopertip公司合作,在当地建设了食品行业人才培训学校。来自印尼的学员在学校中掌握了乳制品行业的职业技能,使当地的乳制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培养了大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蒙牛印尼海外工厂为当地人口提供了近1000个就业机会,而蒙牛参建的职业学校构建了“中国-印尼学校-学校-企业”模式,也成为中国-东盟100+100机构合作旗舰项目之一。
蒙牛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同样复制在对坦桑尼亚的帮扶上。2020年至2021年,蒙牛对坦桑尼亚的两家乳品厂开展改进工作,派遣专业技术顾问,培训坦桑尼亚乳业从业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疫情的影响。
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地一家濒临破产的中小型乳品加工厂恢复了稳定的业务,保障了小牧场20多名员工和800名奶农的生计,销售额也同比增长30%。6名农业技术推广员和130多名奶农得到系统化知识培训。
在蒙牛海外履行社会责任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也成为蒙牛从“草原牛”跨向“世界牛”的坚实脚印。面向未来,蒙牛将继续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整合全球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乳业事务治理,同时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增进全球民生福祉,为守护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