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银行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质量也有所提升,而与此同时,杭州银行却连遭险资、外资股东减持。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杭州银行旗下分支机构再开出百万级大额罚单,剑指此前屡屡出现的资金挪用行为。
太保寿险、外资大股东相继减持
业绩快报显示,杭州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未经审计,下同)293.61亿元,同比增长18.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61亿元,同比增长29.78%;基本每股收益1.43元/股,同比增长22.22%。
截至2021年末,杭州银行总资产13905.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3%;贷款总额588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9%;总负债1300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9%;存款总额810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4%。公司不良贷款率0.86%,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67.71%,较上年末提高98.17个百分点。
在杭州银行业绩增长、资产质量提升的同时,公司的险资、外资股东却相继做出“撤离”动作。
2月21日,杭州银行公告,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保寿险”)拟对公司进行减持,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99%。此次减持计划完成后,太保寿险将出清杭州银行股份。
在此之前,太保寿险已对杭州银行进行过两轮减持,减持总金额分别为9.14亿元和8.37亿元。本次太保寿险再抛减持计划,拟出清对杭州银行所有持股,距离上一轮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尚不足一个月。
紧随其后,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也要减持了。3月1日,杭州银行公告,澳洲联邦银行与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城投”)和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交投”)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澳洲联邦银行以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向杭州城投及杭州交投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各296800000股,各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股本的5%(两家受让方合计受让5936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0%)。
杭州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因公司第一大股东减持,本次权益变动后,杭州市财政局将被动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其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和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本次权益变动后,杭州市财政局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仍无控股股东。
为何险资、外资股东相继减持?杭州银行又如何看待上述“撤离”动作?对此,记者打通了杭州银行办公室的电话,不过工作人员对股东减持问题未进行明确回答。
记者查阅公告发现,对于上述减持原因,杭州银行解释称,太保寿险拟减持公司股份,是出于自身战略安排和资产配置的需要;澳洲联邦银行拟减持公司股份,是为了配合澳洲联邦银行的战略并满足澳洲联邦银行的资本回流需求,有效应对疫情对其本国经济的冲击。
屡因资金挪用被行政处罚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行政监管方面,杭州银行也持续面临压力。
就在杭州银行披露太保寿险对公司的减持计划后没几天,深圳银保监局公布罚单,对杭州银行深圳分行“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的违法违规行为罚款300万元,并对有关责任人叶柳伟罚款8万元。
此前,1月13日,舟山银保监分局开出罚单,对杭州银行舟山分行罚款85万元,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信贷资金挪用于购房等。更早前,2021年5月,杭州银行和杭州银行宁波分行双双吃下监管罚单,罚款金额分别为250万元和220万元,违法违规行为也均涉及资金挪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多次被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已累计超过千万元,从违法违规行为来看,资金挪用频频被提及,涉及房地产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多次出现。
在电话中,对于监管处罚的问题,上述工作人员同样未进行明确回应。按照工作人员提供的邮箱,记者向杭州银行发去了采访提纲,询问如何看待公司及分支机构多次因资金挪用行为被处罚,以及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改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官网信息显示,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杭州。目前,全行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经济圈。2016年10月27日,杭州银行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二级市场方面,截至午盘收盘,杭州银行跌1.31%,报13.5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