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4月15日讯 近日,《12个小时700多公里 接力“闪送”的三盒救命药到了》一文引发网友关注。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为何药不能停不能断?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侯健教授介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 是一种惰性淋巴瘤,也是一种慢性血液病,因其存在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患者须配合治疗方案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目前,我国慢淋发病率约为0.18/10万,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慢淋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
“尽管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药的推出,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淋巴瘤自身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导致‘长期规范治疗’以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成为淋巴瘤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课题。”侯健教授表示,新冠疫情将使“长期规范治疗”的推进难度进一步加大。他同时提出,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淋巴瘤的常见方法有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与其他肿瘤相比,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家住上海嘉定安亭的边女士正是一位面临着疫情影响、正在服用靶向治疗药物的慢淋患者。根据媒体报道,近日受疫情影响,快递滞留,上海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边女士面临即将断药的情况。收到求助后,沪苏多地警民通力12个小时,700多公里,跨省市接力“闪送”药品,让即将断药陷入危险的患者边女士,顺利拿到“救命药”。
新冠疫情以来,口服创新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侯健教授指出,由于血液病患者非常容易发生感染,收治入院感染风险较高,所以接受包括伊布替尼在内的BTK抑制剂为代表的口服靶向药物,采用无化疗方案,是疫情期间更多使用的治疗方式,也是未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淋巴瘤患者治疗的一个新的有效选择,这将有助于加速开启淋巴瘤治疗的无化疗时代。
此外,对于疫情期间无法按时到医院就诊的淋巴瘤患者,尤其是不可停止治疗的新诊断、高侵袭性的患者,非接触式的互联网诊疗将成为疫情时代下患者管理新方式的探索方向之一。侯健教授表示,互联网诊疗不仅能缓解特殊时期的看病难题,成为线下诊疗的有力补充,更极大地缓解了疫情下患者们的紧张情绪。他提醒,对于部分医院,有条件的话,患者也可以考虑通过医院官网等渠道与医生联系,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在线诊疗。未来,在线诊疗也很可能会对复诊的淋巴瘤患者带来更便利的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更多淋巴瘤患者可能将获益于在线复诊、线上处方,邮寄药品等的一站式的新型诊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