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5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收入数据披露完毕。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一季度保费收入总额同比微增0.7%,守住了正增长,却并未展现暖意;而相比之下,其一季度财险保费收入总额则同比增长12%,达到2744.32亿元。
针对寿险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其仍面临一定困境,期待中的“春暖花开”还需假以时日。
多因素压制寿险保费增长
一季度,五大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呈现“三正二负”格局。
对此,东吴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葛玉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方面因素压制上市险企一季度寿险业务增长。首先,行业产品供给的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传统“以产定销”的销售模式有待革新;其次,全国疫情散发背景下,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代理人展业困难,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寿险延续疲软态势;最后,随着险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代理人队伍的下滑也给寿险保费增长带来了一定影响。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认为,寿险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他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保险行业经营的底层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大部分险企的产品开发、业务模式等依然沿着旧轨道在运行,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户获得感不高,代理人归属感不强,企业经营业绩压力大,行业转型的方向还不够清晰,转型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同时,短期内的疫情反复,消费者对收入和消费的预期,以及代理人队伍脱落,都是影响当前保费增长的直接因素。
“人们对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以及保险的可选消费性质,是近期影响寿险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二季度多空因素交织
从保费数据来看,一季度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仍然较为低迷,二季度能否迎来转机?同时,当前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理财产品收益欠佳,在这样的环境下,保险业能否脱颖而出?
对此,葛玉翔认为,二季度寿险业能否呈现回暖态势需关注有效人力企稳的先行指标、险企产品推行策略和寿险改革进程。周瑾认为,股市和理财产品表现不佳,加之不确定的环境使得风险保障意识上升,保险配置需求会有一定增加,但受经济周期和疫情反复的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更加谨慎,投资和消费也偏于谨慎,因此,寿险业短期内向上逆转的概率不高。
长期来看,葛玉翔表示,当前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资产配置逐步向金融资产迁移,相对于股市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具有“投资+保障”的双重属性,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计划,实现风险转移与价值补偿,有效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部分保险产品还将为客户带来税收优惠,因此,其有望在财富传承、养老及健康保障等领域展现自身特色,逐步获得个人多元化财富配置的青睐。
不过,在黄大智看来,保险兼具保障和投资属性,但其投资属性与其他投资产品的相对优势并不突出,要在财富管理大市场中脱颖而出有一定难度。
保险股安全边际高
从保费端来看,当前寿险业面临一定困难;从投资端来看,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大幅波动或影响当期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险资若在市场下行期间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或许为后期获得超额收益埋下伏笔。
葛玉翔认为,一季度受外部环境动荡、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延续震荡走势,或对险资投资端造成一定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3月以来地产板块有走强迹象,有望缓释市场对险企资产风险的担忧。若后续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房企销售数据出现拐点,险资投资端资产风险有望缓释。
同时,黄大智认为,整体来看,当前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偏低,若是在资本市场下行期间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待市场回暖,也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从上市险企的配置价值来看,研究机构认为,当前,上市险企股价处在历史低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国泰君安研报认为,当前上市险企积极洞悉客户需求,更加注重为客户提供满足保障、理财和储蓄需求的“保险+服务”,有利于走出瓶颈并进入下一轮快速发展期。同时,当前在稳增长预期下,有利于地产投资占比更高的保险股估值修复。
此外,海通证券研报认为,当前保险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预计随着3月份之后寿险保费去年基数下降,今年新增保费的同比情况将明显改善。同时,伴随经济持续复苏,未来长端利率有望上行。估值低位加上基本面的改善,使保险股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