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当前,物流不畅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并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此次会议的召开可谓正当其时。
当天,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工信部纷纷表态,要细化实化各项举措,全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为“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保障。
实际上,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物流不畅的现象时有发生。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证,而打通物流堵点至关重要,不能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也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
我国是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比如在快递领域,我们在规模和效率上已具备领先优势,但在服务质量和差异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在快运、冷链、医药、供应链等细分领域,我国企业还需不断提高网络化、规模化、综合化服务能力。如何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业内持续探讨的话题。
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物流业发展夯实了基础。但“硬实力”有了,“软实力”也得跟上。当下,物流业迫切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利用5G与物联网等技术,加强线上办事、在线服务与资源共享能力。当物流企业具备了完善的供应链技术体系,对仓、运、配等关键环节的预测、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大幅提升后,才能如“掌上观纹”,及时发现链条上的堵点和盲点。
最后,我们还要警惕政策落实的“效力递减”。新冠疫情反复之下,不但要保持政策的敏捷性,更要有长远规划,纵览全局统筹施策,防止“断链”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