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运作经验丰富,最先探索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下称“税延型养老险”)试点的资管机构,保险机构已经做好了准备,正紧锣密鼓地加快推进产品设计、客户需求分析等,发力布局这一个人财富管理新市场。
对于谁能交,交多少,是否免税等问题,《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已经予以表述。市场人士更关心的是,作为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雏形,已运行4年的税延型养老险试点,究竟能为个人养老金的统一试点及后续铺开带来哪些经验?
多位参与税延型养老险试点的保险业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应该从此前税延型养老险试点中吸取经验,通过技术和部门间的协调,简化税前抵扣流程手续,增加制度对个人的吸引力。
在做好一切准备的同时,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也都等待着相关部门配套细则的落地,这决定了他们何时能真正进入实操阶段。
据了解,由于个人养老金产品及参与的机构涉及多个领域,因此,配套细则的出台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来说,这都是一个逐渐摸索、逐渐适应的过程。”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待相关业务真正开展之后,监管部门将再根据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对此,有资管业人士提出疑问:对于上述提及的金融产品,是否还需要另行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上述金融产品都已有相应的业务监管要求可遵循,因此,监管部门并不需要针对这些金融产品单独再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
上述知情人士进一步解释称,一直以来,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行业都有各自的客户群体,现在个人养老金市场是把这些金融机构聚集在同一个市场里,各类金融产品同台竞技,在同一个账户里运行。“这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运行形态,监管部门只需要在规范运行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在保险业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开启,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比如,根据要求,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那么,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对接的金融产品究竟需要具备多长的期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如何把个人养老金这样的长期资金管理好,在控制好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收益,也有很大的挑战。未来谁能管好、用好这笔巨量长线资金,谁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随着各类资管机构涉足个人养老金市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养老金融产品亦更丰富。那么,在选择配置个人养老金产品时,消费者需要统筹考虑哪些因素?
国内保险业专家、资深精算师包虹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一要充分认识到长寿风险的存在,预期寿命关系着何时进行养老储备、养老储备是否充分等问题;二要结合基本养老保险未来能带来多少养老金、退休工资水平如何等,测算出自己未来的养老储备缺口;三要考虑养老金融产品配置的合理性,怎样的配置计划才能帮助自己熨平整体投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