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6月21日讯(记者叶浅 邢楠)近日,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实生物”)更新招股书并回复深交所首轮问询,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IPO,凯实生物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体外诊断仪器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凯实生物与科美诊断的关联交易引深交所问询,同时科美诊断彼时在科创板上市时曾明确否认二者存在关联关系。此外,公司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其中2021年仪器业务毛利率下滑6.76个百分点引深交所关注。
与科美诊断关联交易引问询
凯实生物成立于2009年,公司是体外诊断仪器及生命科学耗材研发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体外诊断仪器及生命科学耗材的定制化开发产品和服务,涵盖产品开发、设计转化、产品注册、精密制造、售后维保等全生命周期。
财务数据方面,2019-2021年的报告期内,凯实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2.59亿元和5.73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753.24万元、6685.20万元和1.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凯实生物与科美诊断的关联交易引深交所问询。
报告期内,凯实生物经常性关联销售分别为5445.63万元、6945.89万元和5885.05万元。公司经常性关联销售主要为与科美诊断的关联交易,公司向科美诊断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5093.73万元、6501.45万元和5474.36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66%、25.12%和9.55%。
科美诊断主要向凯实生物采购光激化学发光诊断仪器,具体包括LiCA 500及LiCA 800两款型号。公开信息显示,科美诊断已与其他供应商就LiCA系列其他型号仪器开展合作,科美诊断拥有或被授权使用LiCA 500及LiCA 800仪器相关知识产权且具备自主生产该型号产品的权利。
对此,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说明公司成立以来,来自科美诊断的营业收入及占比,各期公司来自科美诊断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经营业绩对其是否存在重大依赖及判断依据。同时,凯实生物还需要分析未来公司来自科美诊断收入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公司是否存在科美诊断自行生产LiCA系列产品、与其他同行业公司合作等方式面临被替代或盈利大幅下降的风险。
与此同时,凯实生物的过往关联方翁云铣与科美诊断高管存在关联关系。2005年8月至2021年1月,翁云铣在凯实生物控股股东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凯实”)任监事一职,翁云铣之子ZHAO WEIGUO为关联方科美诊断董事、副总经理。
与凯实生物披露双方存在关联不同,科美诊断此前在科创板上市时曾明确否认二者存在关联关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表示,“关联关系是指双方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存在单方关联的概念。不过,两家公司虽然对相互关系的确认存在矛盾,但鉴于创业板与科创板在相关认定规则上确实存在细微差异,在信息披露层面,两家公司关于各自关系的表述并无明显违反各自板块上市规则之处。至于是否构成实质上的关联关系,需要监管部门予以认定”。
主营业务毛利率连续两年下滑
主营业务方面,仪器和耗材业务为凯实生物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仪器和耗材业务收入合计金额分别为1.17亿元、2.42亿元和5.4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0.54%、95.78%和97.15%。
可以看到,凯实生物仪器业务近年收入增速不及耗材业务,且收入占比逐渐降低。报告期内,仪器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086.45万元、1.23亿元和1.71亿元。2019年,仪器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70%,为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到2021年仪器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30.55%。
数据来源:凯实生物招股书
除此之外,凯实生物主营业务毛利率已连续两年下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1.09%、50.26%和46.61%,仪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50.57%、49.08%和42.32%,耗材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0.65%、52.66%和49.14%。其中,2021年仪器业务毛利率下滑6.7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凯实生物招股书
首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凯实生物说明2020-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毛利率持续下滑的风险,并结合产品结构、单价和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各类产品毛利率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凯实生物还需要结合免疫诊断仪器、POCT仪器和其他仪器在原材料构成、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定价政策、主要客户等的差异情况说明各类仪器之间毛利率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对于2021年毛利率下滑,凯实生物表示主要受仪器产品结构变化影响,“2021年部分新仪器进入量产阶段,其销量占比逐步提升,由于量产早期阶段的仪器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相应的毛利率偏低,低毛利率仪器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拉低仪器业务2021年整体毛利率水平”。
对凯实生物IPO进展,中国网财经记者将保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