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硅料价格突破30万元/吨的消息让市场一片哗然,相比2021年年初的8万元/吨,价格大涨3倍多。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最新多晶硅价格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8.8万元/吨至3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16万元/吨,周均价环比上涨1.85%;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8.6万元/吨至29.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8.96万元/吨,周均价环比上涨1.9%。
硅料涨价不断向下游传导压力,带动硅片、组件等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而光伏组件价格暴涨,更是直接影响了光伏项目投资建设进度。
(相关资料图)
“组件价格超过2元/瓦。看趋势没有短期下降的可能性,压力太大了。”7月7日,一家国有大型新能源投资企业的投资总监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近期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自二季度以来,业内已有不少光伏电站建设滞后甚至暂停,大家都在等组件价格回落以后再恢复建设。
“双碳”目标下,光伏发电装机量不断增加。但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失衡的状况不断加剧,终端光伏电站的建设速度或受到影响。
相关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增
“目前多种硅料价格均创出历史最高价格。”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硅料价格上涨主要是供应企业停休减产所致。三季度仍有企业有停机减产计划,将支撑硅料价格继续高企。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硅片、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纷纷扩产,但硅料产量增长相对缓慢。由于硅片端扩产幅度远超硅料扩产幅度,叠加硅料项目建设周期更长的因素,导致硅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硅料产量为15.9万吨,同比增长28%;而国内硅片、电池、光伏组件产量分别增长42%、37%、41%,明显高于硅料产量增幅,造成硅料供应紧张。
硅料价格高企与市场供不应求有关,在此背景下,不少企业都在积极扩产。
协鑫科技2021年多晶硅产量约为10.45万吨,今年年内,公司在徐州、乐山、包头三地均有新项目投产,预计今年年底所有硅料产能将达36万吨。
TCL科技日前也宣布,将与协鑫科技布局10万吨颗粒硅。
上机数控也于6月23日披露公告称,拟由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规划区建设年产40GW单晶硅拉晶及相关配套生产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为148亿元。
还有光伏电站开发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游硅料产能和产量增幅均无法满足中下游市场需求,叠加中下游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造成硅料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导致硅料价格大幅上涨。
在硅料产能短期无法释放、供不应求的格局下,相关上市公司的上半年业绩大增。
7月8日晚间,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为94亿元至96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335.03%至344.28%。利润增幅较大的原因是,今年光伏市场持续增长,高纯多晶硅料仍为整个产业链供应最紧缺的环节之一,因此多晶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公司三期B阶段项目于年初达产,新产能释放带动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80%。得益于硅料销售的量利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业绩显著增长。
同样受益于硅料业务的量价齐升以及电池片业务大尺寸产品占比的提升,“硅料之王”通威股份的业绩更为亮眼。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304.62%至321.48%。仅半年的净利润就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净利润(82.08亿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群益证券分析师表示,虽然下半年有较多硅料产能释放,但市场需求高增,加上部分产能7月份将停产检修、下游新产能备库等因素影响,预计硅料价格景气度有望延长。
光伏组件供应商频繁违约
多家企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今年的硅料上涨是在预期之内的,但硅料价格站上30万元/吨的高位,还是让不少中下游企业直呼“很受伤”。
硅片、组件企业相较于硅料企业利润不高,但随着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硅片、电池、组件等下游企业也开始加入涨价队伍。
上述新能源投资企业的投资总监谈到,整个产业链六成利润都被硅料企业拿走了,对于下游的电池片、组件以及终端电站投资商来说,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尽管四季度硅料产能会有较大提升,但上游硅料企业仍具有很强议价能力,组件价格能否下降存疑。
上述光伏电站开发企业人士还提到,硅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中下游生产企业成本增加,开工率降低,光伏组件供应端频繁出现违约、毁约现象。原本以为组件涨价只是一时炒作,过两周就降回来了,想不到的是,涨幅一波又一波,就算签好合同,打了预付款,组件厂家或经销商都要反悔再谈价,导致很多项目因为拿不到组件停滞了。
值得一提的,在“双碳”目标下,加速建设光伏发电站是大势所趋。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今年1月份—5月份光伏累计装机量为23.71GW,同比增长139.3%。光伏发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对下游光伏组件的需求旺盛,上游产品价格高企将导致光伏产业链失衡加剧。
“当组件价格涨到1.9元/瓦的时候,已达到公司投资决策的临界点,这时光伏电站的开工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当组件价格涨到2元/瓦以上,业内大部分企业已充分感受到压力,开始纠结是否按期开工,年初的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已受到很大影响。”上述新能源投资企业的投资总监表示,“如果投资收益低于最低门槛,企业大概率会放缓建设节奏,择机再开工,因为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产业链失衡加剧,一方面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光伏开发的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