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11月进入“严打”月。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11月1日-11月29日,A股市场共有23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数量创年内新高。其中,涉嫌违法违规事项的“重灾区”是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此外,更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长等董监高成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对象。
(资料图片)
15家上市公司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11月即将收官,但“监管风暴”尚未结束。近三日内,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包括新三板公司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科技”,832996)、科创板公司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浩欧博”、688656)、创业板公司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州高新”,300478)。近一周内,更是高达11家上市公司被调查。
证监会“日均一案”的速度,正是11月“监管风暴”的缩影。
据澎湃新闻记者统计,9月和10月,仅有5家和3家上市公司公告被查;而此前2022年上市公司被立案最多的月份是7月,数量为16家;11月股市场共有23家上市公司及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当月的交易日仅22个,也就是说,每个交易日都有一家上市公司被立案。
23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据澎湃新闻记者梳理,23家被立案的上市公司中,15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规,2家上市公司涉嫌操纵证券市场,2家上市公司涉嫌内幕交易、2家上市公司涉嫌短线交易,3家上市公司未按规定履行要约收购义务等事项(为同一控股股东被调查)。
信息披露向来是监管部门关注并严打的重点。但让人意外的是,被立案名单中出现了“牙茅”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策医疗”,600763)。
11月18日晚间,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证监会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吕建明立案相关内容,主要涉及壹号基金浙江通策壹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信息披露方面。
不过,吕建明曾在今年8月的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对相关事项进行过公开说明,表示信披违规主要源于控股股东及公司对规则理解认识不够。
值得注意的是,通策医疗上述公告表示,此前已因该违规事项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并非为新问题。
证监会的“零容忍”同样体现在对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通世纪”,300310)的立案调查上。
2022年11月4日,宜通世纪公告称该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2017年年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该公司立案。
宜通世纪因2017年年报信披违规被立案,图片来自公告
董监高立案多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为主
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涉及23家上市公司的立案通知中,13家涉及的违法主体为董监高,案件案由除信息披露违规之外,还包括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涉嫌短线交易、涉嫌内幕交易。
董监高立案多以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为主,制图:澎湃新闻记者 戚夜云
11月29日,苏州开元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科技”,832996)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卫林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立案。
11月24日,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陵体育”,300651)董事李剑峰涉嫌短线交易“金陵体育”股票被立案。
11月23日,广州弘亚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弘亚数控”,002833)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总经理李茂洪,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刘雨华,因涉嫌内幕交易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非本公司)被调查。
除此之外,还有三家上市公司正在配合其他部门调查。
11月17日,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投能源”,600674 )董事长刘体斌已被四川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措施。
11月22日,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网”,834678)监事徐世平(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裁、总编辑)涉嫌职务犯罪,目前正在接受立案审查调查。
11月30日,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邦科技”,688035)董事长解海华因个人原因正协助监察机关调查。
而从官方表态来看,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今年9月,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刘永强曾公开表示,“强化大要案件惩治,提升‘零容忍’执法威慑。”下一步稽查执法的重点领域,包括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占用担保等严重影响上市公司质量违法行为。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曾在11月22日举行的某论坛上表示,今年前10个月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49件,罚没款金额15.38亿元。
近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监会印发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在健全打击重大违法长效机制方面,将严格防范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从完善法制、优化机制、强化发现查处力度等方面综合施策,构建综合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