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3月2日讯(记者 朱赫)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国经济信息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粮食、再生资源、公共资源七大领域共56项可量化指标,旨在以标准化、可量化手段,科学评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中国·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会现场
“基于这套指标体系,我们对内蒙古过去六年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7年到2021年,内蒙古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内蒙古出台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后,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进入提速期。”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研究员李一依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近年来内蒙古节能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全区能耗强度下降7.3%,截至2022年三季度,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高度关注资源节约,正深入开展待批项目、“半拉子”工程、沉淀资金、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五个大起底”专项行动,有效破解资源要素利用低质低效、闲置浪费等问题,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此次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布,将成为内蒙古推进生态优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丰富,探索构建了自治区全社会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加科学评价资源节约工作成效提供量化依据,对于推动全国资源节约工作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说。
刘德春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认真研究内蒙古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夯实资源节约评价指标等工作基础,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