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网财经4月12日讯 随着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和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我国肿瘤治疗已经进入了“慢病化管理时代”。
日前在“济世全程 靶握未来”2023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会暨高济医疗及制药企业肿瘤患者全病程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潘宏铭教授表示,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建立“全人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的院内院外的、持续的全病程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对此,作为消化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和全程管理新领域的开创者,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徐瑞华教授也认为,新的靶向药等药品的出现,给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但院内、院外有机整合也非常重要。“目前,专家门诊资源紧缺导致一些病人可能没得到治疗或不能持续治疗、院外专业服务缺失、不良反应没人负责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何管好来门诊治疗的病人,更好地建立信誉,值得大家探讨和关注。”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邵志敏教授指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其实很早就能支持患者的全病程管理,但如何把脱离医院的病人管理好,仍然需要像高济医疗一样的企业不断地去通过创新合作、试点运营,探索院内、院外患者管理的融合补充路径。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佟仲生教授认为,院外患者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患者、医院、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企业一定要梳理清楚整个对接过程以及后续管理中的诸多问题,然后找到与医院契合的点切合进去,比如网格化的建立、点对点的管理等。
当天在“如何协同院内做好肿瘤靶向药患者的院外管理”主题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朱军教授基于淋巴瘤治疗领域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在新药倍出的时代,患者的全程管理乃至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更多的院外力量,“希望高济医疗能够发挥桥梁作用,让医院、创新药企、互联网医院等多个角色在合理、合适的位置上联结起来,共同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全病程管理。”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袁响林教授表示,我国肿瘤治疗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时代,但仍然有管理上的痛点,病人有时候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去了哪里。如何让患者从被管理,到主动做自己的健康管理人?如何让更多医生加入互联网平台,参与到患者的院外管理中?这些都需要像高济医疗这样有数字化能力的平台企业承担起桥梁作用,让肿瘤患者在院外的管理更加规范,也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便捷、专业的全病程管理。
对此,高济医疗CEO李波表示,高济医疗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依托“医+药+健康管理”的闭环生态,通过万家智慧药房、6家互联网医院、几百家DTP专业药房和双通道药房,以及几万名执业药师的服务能力,充分解决肿瘤靶向药等创新药品的可及性、可支付性,使院内规范化、专业化的治疗能够在院外持续,让患者能有更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