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产手机厂商造芯之路道阻且长。通过数年摸索,有的成果初现,有的折戟退出。那么,手机芯片应该“造”还是“买”?
从“造”的角度来看,高端芯片设计、制造仍是整个产业链的难点,消费电子行业低迷下行也会让芯片市场阶段性供需错位,重资本、长周期投入存在市场风险,回报无法立刻显现。与此同时,芯片市场又高度集中,新进入者压力巨大,在自主研发上很难有所突破。对于手机企业而言,选择造芯的确应该慎重。
但“买”芯片看似容易,实则不然。目前,我国主要的高端手机芯片仍旧依赖进口,但在国际芯片供应链不稳定的背景下,国内手机厂商已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笔者认为,“造”和“买”,没有绝对的好坏,但要因时制宜。有策略地在部分关键领域实现从“买”到“造”的过渡,已是必然之举。企业应在部分领域以“买”为主,合作共赢,同时坚持以细分领域的小规模创新为突破口,实现“造”的突破,逐渐掌握自主权。
毕竟,从长远来看,拥有自主的芯片制造能力,可以让手机厂商在设计、性能和成本上有更大的控制权,拥有自己的芯片也可破解供应上的困境。
从实操层面看,从“买”到“造”,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国产企业实现技术及产业链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当然,更重要的是,芯片是需要产业链合作的产业,国内企业更需联手协作,加强合作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