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快复苏发展,旅游需求集中释放,但部分旅游景区的“奇葩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据央视新闻,7月2日,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陕西侧)沿线的围墙被拆除。该事件源于今年5月份,有网友拍下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沿线被砌起500余米高墙,一度引发网友热议。
而针对自然景观砌墙也不是孤例,近期,梅里雪山、青海湖、赛里木湖等景区都被曝出过类似操作。高墙挡住了美丽的景色,也挡住了游客的脚步和景区长远发展的眼光。
【资料图】
尽管在舆论压力下,上述景区做出整改措施,比如梅里雪山景区运营企业表示,诚恳抓好整改工作,对上述两个景点实行免费开放。但彻底根治不能单单是“一拆了事”,要先搞清楚景区管理方为何要“砌墙挡景”?
对于这一问题,各地给出的理由不尽相同,或是为了游客安全,防止停留的游客被落石砸伤,防止停留阻碍交通;或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景区被随意进入的游客破坏。
但显然网友对这些说法并不买账,舆论普遍认为,砌墙的目的是逼着游客买票付费参观。这也源于旅游行业“门票经济”旧思维,在一些景区管理者的眼里,将旅游业与门票收入画等号,于是在门票上大做文章。
事实上,现代旅游产业诞生至今,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旅游业态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为出行、门票、住宿、餐饮、衍生品等相关内容付费,而其核心驱动力就是旅游产品质量,即游客的直观感受。只有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改善旅游消费体验,才能进一步吸引游客,从而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反之,用一堵墙将游客隔在门外,毁了口碑也损失长期利益。
进一步看,要提供增值服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夯实旅游服务质量基础,压实服务质量主体责任,持续提高景区管理者的专业化经营水平,强调旅游体验和服务意识,推动企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二是,要鼓励景区根据自身特点,创新旅游体验和消费环节,拓宽旅游产业边界,绘就文旅品牌,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景点趋同化。如近期河南推出“夜游博物院”“沉浸式打卡龙门”等文旅新玩法,就是很成功的案例,凭借夜游项目,河南博物院1000张门票上线不到两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三是,要建立全国性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满意度调查,根据地区、大小、等级等相关参考标准,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定期将排名公布供游客参考。同时,完善游客投诉反馈制度,进一步提高投诉处理效能,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维护需要久久为功,经营者切莫急功近利,只看眼前小利,而不见远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