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大运村往来穿梭的接驳大巴,充电一次可以行驶300公里,满足一天的行驶需求;双流网球中心,碲化镉发电玻璃不仅发电量大,而且弱光发电性能好;在新都香城体育中心,雨水回收系统年节水3000吨以上,基本满足绿化养护用水需求……绿色低碳在大运会赛场内外正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
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杜胜歌介绍,按照“源头减碳、过程管控、末端中和”的低碳办赛路径,初步核算,大运会在全面落实源头减排措施后,将实现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
这么大的量,如何减下来?
场馆建设减一块。成都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中,36个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而来,13个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大运村整体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同时,各场馆按照“非必要不设置”原则控制临时设施搭建,强化场馆低碳智能运行。位于成都武侯区的20号体育公园内的足球场是全国首个可持续足球场,近800平方米球场基层缓冲垫和休息椅坐垫等由4万双废旧球鞋打造而成,足球场的球门网则是将废旧鞋带再造后编织而成。
科技创新减一块。通过积极推进低碳能源广泛应用,成都大运会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凤凰山体育公园、简阳东来印象等场馆配置地源热泵系统。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赛区配备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交通90%以上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建有充电站14个,充电桩504个,全面保障赛时新能源车充电需求。
日常生活省一块。本届大运会简化运动员公寓房间陈设,房间内除易耗品外,95%物资为租赁,可回收再利用。大运村餐厅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超过70%,建立智慧中央厨房,实现整体产能提升30%。此外,大运村还配备一套日处理10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置设施,促进资源化利用。
据介绍,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备、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量约37万吨。参照国际惯例,将由8家本土企业捐赠的国家核证碳减排量、林业碳汇和“碳惠天府”机制的碳减排量进行抵消。此外,成都大运会还将参照北京冬奥会,力争赛后1个月发布《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提炼典型案例,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 (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