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全国范围内有98个项目入选。上海有13处建筑或建筑群入选这一名录,作为工人新村代表的曹杨新村名列其中。
而上海工人新村的另一代表——“两万户”,最近也引发关注。今年7月,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旧改征收成功。随着地块内居民搬离,上海人在成片“两万户”中居住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前不久,上海市和杨浦区规土局在长白社区举办了一场“228街坊城市更新论坛”,探讨“最后的两万户”地块的未来规划。
记者了解到,长白228街坊将被整街坊保留。市规土局今年5月启动城市更新四大行动计划,其中一项为“魅力风貌计划”,是对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里弄街区、公共建筑、产业遗存、风貌道路及其他城市记忆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长白社区“两万户”保护性改造就在其中,目前正处于征集意见阶段。
“两万户”老房子什么样
“两万户”是一个有着时代特征的住宅群。
1952年初,毛主席做出“今后数年內,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的指示。当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在之后不到一年时间,一批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建造的工人住宅诞生了。
这是一种上下两层的住房,砖木结构,上世纪50年代初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两万户”因此得名。据说,“两万户”原型是苏联集体农庄的住房,下面一层养马、养牛,楼上住人。因其建造简便,而当时上海又急需大量工人住房,因此就被“引进”了。
“两万户”每幢房有两个公用厨房和两个公用厕所,上下两层各5间房,住10户人家;每一二百户住房排列成组,中间有5亩空地,为绿化和活动场所,房屋前后间距为房高1倍到1.5倍,室内阳光充足。工人新村中心地区建造合作社、卫生所、银行、邮局,附近还配套建了小学、菜场、商店等。1953年落成的“两万户”,主要集中在杨浦区和普陀区。
“别看每户只有不到20平方米,在当时的上海工人心目中,这样的‘两万户’房子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能住进来的,大多是劳模,至少也是先进工作者。”一些上了年纪的居民回忆说。
光阴荏苒,“两万户”住宅群里的人口越来越多,房子变得老旧,环境也变得脏乱。从1985年起,普陀区的“两万户”住宅逐步被拆除改造。2002年,杨浦区的“两万户”也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拆除。今年7月,杨浦长白社区228街坊这一最后的成片“两万户”,也完成了旧改征收。
为何被列入风貌保护
像“两万户”这样的老工人新村,为何被列入风貌保护范畴呢?
“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的建筑才值得保留和保护吗?这是认识上的偏颇。”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说,“年代久远”是一个动态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不少建筑,因其独特的社会或人文价值,近些年被政府部门纷纷增补进入文物保护目录。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两万户”等,被列入保护范畴,也是理所当然。和名人故居、花园洋房相比,工人新村算不上“好看”,但有代表性,在历史记忆中占有很大空间。
当年,工人新村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城市改造之间关系密切,反映了城市形态的变化,从“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工业曾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人新村在上海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有一定象征意义,对其进行风貌保护,是留存一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指出,经济价值、生态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是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的评估指标。而从建筑资源来说,“两万户”是一个建筑高度在10米以下的低层建筑,建筑密度只有32%,远远低于石库门的50%,容积率小于0.5。“容积率这么低的建筑物在上海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他建议,为鼓励开发商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建筑,可否采取容积率转移政策。
如何保护是个新课题
这类建筑该如何保护?曹永康认为,比较理想的保护模式是,按照社区模式把工人新村保护下来,留住部分原住民,保留其社区功能,辅助商业、文创、文化等。当然,由于这些建筑历经岁月沧桑,硬件条件较差,给居住其中的老百姓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在保护这类建筑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要想办法保留其富有历史感的外观,但内部功能的改善也要与时俱进,给居住者提供便捷和舒适感。
像长白社区“两万户”,居民动迁后,人去楼空,这片街坊如何保留?记者从杨浦区获悉,长白228街坊的初步调整方案是:在保留12栋“两万户”建筑前提下,引入特色商业、创业办公和文化展示等复合功能,同时建设社会停车场、儿童游乐园、超市等公服配套设施。未来的设想是建设一个相容性强的空间,一个让社区居民乐于休闲活动的“城市客厅”。
有专家建议,在工人新村一类的保护建筑中植入文化、创意类新兴产业,与周边社区相生相容;还可以建小型博物馆,让参观者能够体会到工人新村所代表的那一段历史,找回解放初期工人们集体生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