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以为我们退休了、老了,和时代脱节了,其实小年轻玩的那些东西,我们都会!”讲这番话时,69岁的娟子中气十足。
闪动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各类应用软件:有修图“利器”Photoshop、Flash动画,还有Premiere视频剪辑。一眨眼功夫,娟子就完成了一个两分钟的“鲤鱼跃龙门”动画。她兴奋地推了推邻座的伙伴,“老李,快看,我的鱼蹦得有多高!”“灵格灵格,这个效果怎么弄出来的,你教教我。”
虹口区车站南路的社区信息苑内,6位老人每周都结伴来这里上机操作。学得快的老人当起了临时老师,手把手教其他人。要不是那一头银发,很难想象这股精气神与好学的劲头,竟来自于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5周岁的“老小孩”。
互联网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
娟子退休以前是机关干部,退休后的生活一度令她感到苦闷。
“我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可除了上课,还有大把时间闲着,自己身体挺好,记性也不错,不甘心就这样虚度。”后来,娟子得知有一个叫“老小孩六合院”的网站,在这里老人可以6人一组,形成一个小团体,一起学习知识、交流感情。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娟子加入了“六合院”。“它是按照区域划分的,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小组就可以了。”娟子喜欢摄影,于是,她加入了摄影小组,“进去之后,先自我介绍一番,小组里的其他成员马上就有回复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在网上聊开了。”
现在,每天除了晨练、做饭、带孙女,娟子便会坐到电脑前,把最近的心得感悟、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都放在网上,与同伴们分享生活乐趣。6位老人的情谊越结越深,组长提议大家每周去社区信息苑碰个头,一方面是为了学习电脑知识,另一方面也好聚在一起聊天解闷儿。
“别以为互联网只是年轻人的天下,子女忙没有时间教我们,那我们就自己琢磨,何况还有老伙伴们可以相互切磋。”手握一张几位老人今年在黄兴公园郊游时拍的合影,娟子骄傲地说,“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老的心。夕阳正红,说的就是我们。”
“老年人什么没经历过?!我们不怕生老病死,可就怕‘孤单’二字。”“六合院”网站的倡议者兼志愿者、现年65岁的璀璨告诉记者,在她身边有很多高龄独居老人,有的子女出国了,有的老伴不在了,这些老人非常需要在精神上得到他人的照料。谁最适合照料他们?璀璨认为,老人是最懂彼此心意,况且许多老人身体康健、思维敏捷,完全可以通过互助的形式,让老年人在发挥余力帮助他人的同时,寻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和价值。
璀璨所在的“六合院”小组里,当70岁的顾翠娣不慎骨折时,老伙伴们就拎着水果第一时间去家中探望;当璀璨想给远在国外的孩子发视频时,小组里的手机达人教会她如何使用微信;前段时间,6位老人还自己做攻略,跑去韩国济州岛疯玩了一把……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况且我认识的许多老人知识渊博、富有见地,一旦他们之间能形成互帮互助小组,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光芒与热量。”
据介绍,自2014年网站成立以来,全市已建立500多个“六合院”小组,目前专职培训老师超过100人,而像璀璨这样热衷于传播和组织活动的老年志愿者,也已达300余人。这个数字还在增加,老年人互助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结对互助重塑老年人交友圈
“‘六合院’在做的,其实是重塑老年人的交友圈,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且彼此距离不远、能够相互照应的老人,结成互助的对子。”在专家看来,像“六合院”这样通过互联网展开的互助养老模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老年人交友难、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实困境。
互助式养老,并不是一个新词汇,上海早在几年前便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2012年7月,一项由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定期向社区8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的“老伙伴计划”,列入了市政府实事项目。低龄老年志愿者通过上门探访、情感支持和社区活动等形式,给高龄独居老人一份实实在在的关爱。目前,“老伙伴计划”已在全市16个区推广,共有15万名高龄独居老人与3万名“老伙伴”志愿者结对。
而在郊区农村地区,则出现依托熟人社区的“睦邻互助点”这一养老服务新形态。睦邻互助点主要发挥农村场地优势,以农村自有住宅、闲置房屋为依托,推动老年人互助式养老。以奉贤区的“四堂间”为例,“四堂间”寓意“吃饭的饭堂、聊天的客堂、学习的学堂、议事的厅堂”,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获得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餐,还可以聚集一堂聊天、看电视、读书、看报。“睦邻互助点”已被列入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建成示范型社区睦邻点2000家。
除了“老伙伴计划”“睦邻互助点”这些政府主推的互助式养老服务项目外,近年来,民间也出现不少老年社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约有170余家老年协会,组织开展老年人外出采风、旅游、上门慰问等形式多样的互助活动。
互助式养老,作为一种时髦而有效的模式,正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记者注意到,在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非正式照料体系”这一概念。它是相对于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以及专业化社会组织等“正式照料体系”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而言的。“非正式照料体系”鼓励家庭中的子女与亲属,或者周围的邻里朋友,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与支持。
“养老的渠道是多方面的,要做到老有所养,需要将‘正式照料体系’与‘非正式照料体系’这两者有机结合。既有专业化的服务供给,又有基于亲情的家庭自助,以及类似‘六合院’‘老伙伴计划’这样发端于友情的老年人互助。通过三个板块联动,为老年人提供一份有质量、有温度的关怀。”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陈跃斌说,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自助”的功能相对单薄,青年人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很多时候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与陪伴少了些。
其实,老人需要的并不多,一场知心的谈话、一次爱的陪伴,哪怕是几句简单的嘘寒问暖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与心安。“六合院”可以给老人这些温暖,不过在老人们心中,他们仍更渴望子女能够常回来看看。
激发每一位老人的无限潜能
收发微信、制作视频、玩转单反相机……娟子说,她自己都没想到“一下子能学那么多”。
“很多老人不是学不会,而是社会没有给他提供好的学习平台。一旦老人不再接收外界的新事物,各项能力走下坡路就成了必然。”市老龄科研中心主任殷志刚举了一个例子,“有的老人在进养老院之前,生活还能自理,但进去一段时间后,连吃饭、穿衣服这些基本的事情,都需要护理员替他完成。”并不是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去完成这些事,而是过度照料导致老人的自理能力减退了。
“老年人的潜能也需要激发。过去我们总认为老人是弱势群体,需要被照护,但现在这种观念应当逐渐扭转过来。”殷志刚认为,激发潜能的手段有很多种,互助式养老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互相帮助的过程,其实就是证明“你能”的过程。老人的心态有时候就和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被肯定和表扬。
记者在走访那些参与过“六合院”和“老伙伴计划”的老人时,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一种感觉,那就是当自己在帮助别人时,所收获的那份幸福感和融入感。正是这样的情感体验,让“老小孩”们拧紧发条,在每一次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翻阅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老龄”是一个颇具“正能量”的新概念。规划中提到,要让“老年人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参与度和贡献度明显提高”“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在殷志刚看来,这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上海正着力于打造更高层次的养老目标。“作为全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上海探索应对老龄化的时间较长,政府和公众对于老龄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同时,上海的医疗卫生条件也相对处于领先位置,60岁以上老年人的失能率不超过10%,较全国水平要低得多。”基于这些先决优势,殷志刚认为,“上海应当也有能力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不仅要让老年人在养老保障、养老医疗方面得到更好照护,还要让老人健康快乐地融入社会的怀抱。”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老年人的力量。老年人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这些都是无比宝贵的资源。
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规划亦给出了方向性指导:“建立老年人专业人才库,为老年人发挥专业知识技能创造条件。鼓励老年人参与优良传统教育、文化和科技知识传授、技术开发与应用、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调解,以及社区自治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当子女们还在思考如何为老人提供服务时,老人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答案:“不要以为我们老了,其实我们‘正当年’”。
“老小孩”们的心声,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