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10月30日上午7时,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鸣枪,3.8万名参赛者从外滩金牛广场一跃而出,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律动的脉搏。奔跑间,他们用双脚丈量着马拉松在上海21年的变迁。转播镜头中,城市的美景铺陈开来,世界见证了上海的独特魅力。最终,来自南非的莫克卡以2小时10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冠军。女子全程项目的冠军被埃塞俄比亚的布克蕾以2小时26分18秒的成绩夺得。
新终点:体育场完赛特别有仪式感
“跑了这么多次马拉松,我认为上马是国内所有赛事里最接近国际水平的。”来自河北、曾经参与过纽约马拉松的跑者李昀10月30日参加了半程马拉松,赛后他如此评价。和往年一样,上马赛道两旁迎接着每一位跑者的,是细致入微的服务保障和体贴暖心的鼓励。
那些参与过多届“上马”的跑者,都能感受到保障服务方面的“增量”。今年医疗保障新增“隐形帮手”——赛前共有一百多位参赛跑者免费参加“上马”开设的急救跑者机能培训班,以便在出现特殊情况时,第一时间予以施救;补给点的配置数量和质量都在改进,今年还加入了广受欢迎的香蕉;终点设有专门的区域为运动员按摩;全线上报名和“上马”官方微信平台体现了便利性;赛事开发官方特许产品,也深受跑者青睐……
上马的赛道经过几番变迁,呈现的是经典中的经典。今年最为跑者津津乐道的是终点——举办过世界顶级田径赛事的上海体育场,“新的终点特别有仪式感,我的亲朋好友都在看台上看我入场,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跑过三届上马的刘思章说。
新思考:马拉松“蓝海”能游多远
如今全国每年马拉松赛的规模达130多场,但知名马拉松报不上名的情况已司空见惯。曾经乏人问津、生存艰难的马拉松赛会有今天这么火爆的局面,负责上海马拉松赛转播工作20多年的资深媒体人张蓓莉也感到非常意外。这片“蓝海”,让越来越多的办赛者一头扎入,却没仔细考虑能游多远。
“一场马拉松赛事要发动协调城市的方方面面。政府和社会各界鼎力相助,是成功办赛的关键。”上海国际马拉松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瑾告诉解放日报记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10月30日徐汇区龙华街道涉及8个小区和一个单位需要全面封路,街道为此提前做了很多协调工作;2016年上海市成人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两个考点,10月30日就紧挨上马赛道,管理部门特别竖起告示牌,动员学校派发公告。徐汇区体育局工作人员10月30日也全体出动,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护考,当起引导员,不让考生走冤枉路。
新方向:用历史感静心锻造赛事品牌
办赛者需要不被眼前的“火”冲昏头脑,把注意力放在办赛质量上。周瑾说:“上马未来的目标,就是从成功的赛事,发展为成功的品牌。”
但“上马”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跑。这段路,简单来说就是从追求“全”,到力求“细”和“专”的过程,关键就是在细节上做到细致、人性化。打个比方,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的东京马拉松,不同职能的志愿者穿着不同颜色的外套,求助时一眼就能认出对象;芝加哥马拉松随处都有专为残障跑者设置的服务通道和服务人员,完赛后志愿者还会帮跑者粘住披在身上的保温毯,好让跑者腾出手来吃喝;纽约马拉松则是根据所有选手的报名完赛成绩分批次出发,之后在主赛道会合,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发生人挤人的情况……这些,都是细节。
今年上马也有细节没有做到位的地方,比如新的终点,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跑道没有明显隔开,一些跑速比较快的全程跑者,和一些比较慢的半程跑者产生了交汇。虽然这与晚上场地举办中超赛事的设置局限性有关,但“上马”组委会已经表态,“明年的终点设置一定会更合理”。
去年在马拉松高峰论坛上,捷克、匈牙利马拉松在谈及世界一流马拉松赛事时,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历史感。这既是指赛道景观要富有历史底蕴,也指赛事本身要具备“老店风味”。波士顿马拉松赛不间断办了100多年,赛事品牌无法速成,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锻造。作为办赛者,做出的每一个决策不能只看短期效益,而要立足于未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