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时15分,家住打浦桥地区的市民杨庆驾车经过瑞金二路前往位于静安寺的公司,从泰康路到淮海路用了不到15分钟:“过去这段路走走停停,怎么都要半小时,遇上恶劣天气更是没法走!”
瑞金医院一直是这条路上的交通“节点”:双向三车道的狭窄道路,面临每天数以万计的门诊量、数以千计的急诊量,交通之堵似乎“无解”。无论是网友评选的“上海十大拥堵路段”,还是上海市公安交警总队点名的“违法停车突出路段”,这里都曾榜上有名。
然而,今年3月上海开展交通大整治以来,医院门前的交通状况日益改变:送医车辆即停即走,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进出医院车辆与道路“无缝衔接”……
瑞金医院的变化并非个案。在上海,这样被解开的交通“无解”难题正逐渐增多。上海正探索创新管理方法,向过去的“老大难”发起挑战。
现场严格执法带来“示范效应”
昨天10时许,记者乘车来到瑞金医院。出租车一过医院门诊部,朝前方道路一弯,进入港湾式停车区域停下,完全不影响外侧车道正常通行。瑞金二路两侧道路,漆划着明显的黄色禁停线,只有港湾式停车区域才变成黄黑相间的临时停车线,旁边还竖着醒目的告知牌:“临时下客区,下客后请立即驶离”、“黄线禁止停车,违者罚两百计三分,驾驶员不在车内立即拖移”。“信号灯、标志标线就是无声的指挥,而交警的主要职能则是严管和处罚交通违法。”值守这一路口的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第七责任区民警陈哲文说,过去交警高峰时要站在马路当中疏导车流,提醒劝阻违停在路边的车辆,对不少交通违法无暇分身处理。
上周,一辆外地送医的车辆因医院停车库满员,竟将车横在救护通道前:“要么解决车位,要么停在路边不准罚。”交警卞文勇见状,依法呼叫牵引车将车辆拖离现场。
“这才是交警的‘正确打开方式’。”在附近工作的市民周彤说:交警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执法之中,解决影响交通的“顽症”,才能让交通“良性循环”。
中午12时10分,陈哲文忽然吹响哨子。站在人行道旁等候红灯的一名行人,立即收回刚迈出的脚,和其他行人一样退至上街沿。“现场执法有‘示范效应’。”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第七责任区指导员王亮告诉记者,随着大整治持续深入,主动守法的市民已占大多数。
多警种联动发挥所长相互补位
“刚去过‘阿大’那边,情况正常。”中午时分,陈哲文肩头的电台里传来瑞金二路派出所民警朱耀明的声音。“网红”店铺阿大烧饼,新址距瑞金医院不过百米。在瑞金医院驻点的朱耀明,隔三岔五就要到店门前转一圈,看看排队有没有堵上机动车道,有没有人违法停车玩自拍。
“如果说交警管的是‘线’,那派出所管的就是‘面’,线和面怎么能割裂开?”瑞金二路派出所副所长潘毓铨告诉记者,瑞金医院周边几乎每天都有一名交警和两名派出所民警组成临时“整治小组”,对周边交通违法进行整治。全警参与大整治,并非警力简单叠加。通过交警授权,目前上海绝大多数派出所民警有了处罚静态交通违法等权力。“派出所巡警的日常巡逻是24小时的。”潘毓铨告诉记者,瑞金医院是派出所巡逻的必到点,凌晨时分发生的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巡逻民警能直接取证、处罚。如今,全上海派出所日均取证、查处交通违法超过6000起。
“有派出所‘撑腰’,我们的底气就更足。”在王亮看来,多警种联动更能形成“执法链条”:瑞金二路是非机动车单向通道,大整治伊始,不少“惯性逆行”的骑车人被交警拦下却不肯接受处罚,大吵大闹甚至对交警动手:“这时我们通过电台直接呼叫瑞金医院驻点民警,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当事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社会各方参与:共治共享共赢
不久前,南京一家医院门口一辆违停车辆上,留下突发疾病的当事人女儿的留言条请求不要处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样“情与法”的纠葛,在瑞金医院门前执法的交警也时常碰到。王亮曾经接到投诉:当事人带着年逾90的老父亲到医院探望病人,“送老人进去几分钟,出来车就贴了黄单子”,“一点也不人性化”。王亮专门跟当事人沟通,交警是依法严管:“来医院都是急事,每一辆车都停几分钟,加起来路还能通吗?”
这样让交警两难的问题,院方主动分忧。瑞金医院让职工将车停至附近较远处的文化广场车库,让出近250个车位;恶劣天气前来就诊的病人和老人,院方允许将车开进医院使送医“无缝衔接”——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大整治以来,上海公安部门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开放共享了2.6万个内部停车位。
硬件支持之外,瑞金二路街道还召集医院保安与派出所民警、街道城管队员一起组成联勤联动工作站,每天7时,联勤联动队与交警同步上岗巡逻,清理违法占道经营等情况。过去,院门前人行道常被这些摊点占据,行人不得不从机动车道走。如今联勤联动队每天巡逻,难觅摊点踪影,行人交通违法随之下降。
“以前路堵,不仅交通受影响,车辆频频鸣号,医生交接班讲话都听不清。”瑞金医院保卫科科长臧健告诉记者,随着交通状况改善,这样的情况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