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的牢狱生涯,让李某与整个时代和社会严重脱节。出狱后,李某没有住处、没有朋友、没有收入,身体也越来越衰弱。儿子虽然孝顺,李某却不愿再拖累儿子。(来源:齐鲁网)
《六旬老人假释期内故意抢劫:想去狱中养老》这么醒目的标题,确实吸人眼球,面对网络每天推送的海量讯息,要想加快浏览速度,容不得耐心去研读文章的详细内容,笔者也不例外,看了感兴趣的标题就直奔评论,其中一则评论这样说道,“狱中养老”让他想到了万恶的资本主义,李某的所作所为让人怀疑人生甚至怀疑社会制度,有这么严重吗?
看了“狱中养老”相关文章的详细内容,其实拿万恶的资本主义来映射社会制度完全是牵强附会,倒是李某自导自演的一幕幕人生闹剧令人反思和警醒。纵观李某的人生,曾风光过,犯罪换来17年牢狱之灾,期间妻子病故,后来假释出狱,什么叫假释?对于李某这个案例,很有必要普及一下假释这个法律概念。
假释在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李某之所以能够假释,正是因为他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才有了假释,提前释放后正进入社区校正,在此期间,李某儿子的孝顺按理说应该会让他逐步融入严重脱节的社会,但很不幸的是,事与愿违。
正是儿子的孝顺和儿子一家人生活困窘,捉襟见肘的过日子,李某为自己的无用和无能痛心疾首。李某在探访狱友和找活儿干都不成的情况下,又玩起了铤而走险的老把戏,用极端的违法的方式去现实他“单纯”的想法,居然就为了“起码在监狱,长病的话国家还管,有吃有喝的”。父子情深交织着生活窘迫,明知道违法,而故意违法创造条件“狱中养老”,情与法轮番对李某的煎熬,一晃就是10多年,而在65岁之际,又再次重演,令人唏嘘不已。
政法部门能否“成全”李某“狱中养老”的想法?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值得关注的是,李某并非“留念”监狱的“优厚待遇”,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儿子的负担而已,这是李某人性的回归,同时也是李某性格缺陷再一次爆发。当初李某与一个生意伙伴发生纠葛,就绑架生意伙伴的儿子,犯下绑架罪,这次又心生歹念,企图通过犯罪的方式“回归”监狱,对于李某个人来说,真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于类似李某这样有着长期牢狱生涯,回到社会后严重水土不服的群体,除了家庭接纳,社会更应当多包容、多理解、多尊重,社会的歧视和不待见,精神肯定会备受折磨,而社会包容,就要体现在就业、医疗和吃住等基本需求上关心帮助,否则,“回归”监狱就成了他们选择远离社会而求生的唯一方式,这既是悲剧也是笑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下,有关部门应当主动作为,切实消除这种不和谐现象。(黄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