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所以在郑州片区创业,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营商环境。”以干细胞应用研究为主的生物科技企业——华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告诉记者,去年8月,公司在紧急办理股权质押解除时,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开通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建立行业风险预警模型,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创新......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五年来,郑州片区累计新注册企业8.2万家,阿里巴巴、日本住友、美国利宝保险等500强企业落户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落户郑州。
金融生态圈 助力创新发展转入“快车道”
技术交易成交额78.5亿、技术合同登记量1622项、培训首批225名技术经理人,4月以来,在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大厦里,2021年12月24日揭牌的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经过几个月运营,正以分秒计数的速度蓬勃“生长”。
与此同时,作为郑东新区金融载体建设的重中之重,3月4日开岛的龙湖金融岛也备受社会关注。记者了解到,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金融企业独享的办公领地,更是一个汇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业全业态的金融生态圈,是一个汇集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金融人才的高地。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郑州市支持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促进人才发展、加快产业培育、促进大学科技园发展、支持创业孵化、强化创新金融支撑、完善社会化服务以及实行容错机制等七个方面,郑州市出台一系列支持举措。其中首要举措就是促进人才发展,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对中原龙子湖智慧岛No.1引进的科创和创投类人才,提供资金奖励、安居易居、关怀服务等待遇,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潜力、创业动力和创造活力。
目前,记者了解到,在郑东新区龙湖金融岛,已经确定或意向入驻的金融机构有近50家,自建办公楼的金融机构有工商银行、郑州银行、百瑞信托、中原证券、中原信托、中信银行、中国人保等。3月2日,开岛当天,浙商银行、中原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在楼体外挂出LOGO,其中,光大银行郑州分行于2月25日搬至金融岛,员工已在此办公。
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落实科技政策、推动创新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郑州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表示,要“聚力聚能,当好推进‘十大战略’排头兵;高台起势,打造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
近年来,郑州市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大力推进国家超算中心应用,加快建成“中原之光”、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郑州市抢抓河南省委推进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的机遇,积极引进大院名所、科技型“头部”企业、省内外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团队,构建“研发在郑州、孵化在周边、转化在全省”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格局,打造集科研、转化、产业为一体的科学城。
同时,郑州市为支持深圳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瑞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金田纸业有限公司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定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助推经济生态持续做厚,为增强经济发展的韧劲和活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优势再造 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2月6日,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在专题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既着眼当下,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决稳住工业增长“基本盘”;又放眼长远,发挥独特优势基础,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物流枢纽平台,积极招引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现代物流项目,提前布局未来产业项目,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国内民航业快速发展,想要培养优秀的飞行员,飞行模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2月22日,在郑州,河南航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VR/AR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方签约,拟创建河南先进航空仿真技术产业研究院,号称“空中飞行实验室”的大型模拟机将实现“河南造”。
“这标志着河南省服务器产业生态构建实现新突破,电子信息产业链式发展关键一环得到完善。”2021年12月18日,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南部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里,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下线,从选址到首台服务器下线仅用55天,超聚变服务器项目的落地再创新纪录。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峰告诉记者,超聚变项目可支撑服务器单板、部件、整机全系列制造业务,初期预计达到每年20万台的发货能力。以此为龙头产业,加之配套项目,在郑州可形成千亿级服务器研发生产基地,能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原材料、部件、软件等关联配套企业,构建起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融合应用于一体的服务器产业生态。
科技赋能 促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
“以前拍风景都要靠后期调色,现在原片的饱和度都特别高。”热爱摄影的市民“小肥羊”告诉记者,从前,在郑州,蓝天白云难得一见,拍片只能靠修图;现在的郑州,蓝天白云已成为日常风景。近年来,郑州市以优良天数年增15天以上为目标,突出精准、科学、依法冶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同时,更好统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蓝天获得感。
在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中,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将“数字中国”与“两山理念”紧密结合,将数字化建设赋能于环保治理中,通过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实现对全区空气实时数据进行汇总研判。
“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实时传输的空气质量状况,并且根据监测点反馈的实时动态数据和预测分析进行实时监管和治理。这样精准高效地工作,既为基层减了负,又给工作保了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说。据了解,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主要对空气中的常规污染因子和气象参数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包括PM2.5、PM10、臭氧、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
“我们率先进行水泥行业SCR提标改造,一套设备投资几千万元,污染物排放量从3.5吨锐减到0.5吨!”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陈军辉告诉记者,“以前的工作环境有点差,每天回家都得洗衣服,现在每周洗一次就行。”据了解,2018年,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与德国公司合作,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深度脱硝治理工程,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粉尘排放量大大降低。
记者从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1年,郑州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全年退出10万吨/年以下独立铝用碳素企业共18家;鼓励退出非10万吨以下独立铝用碳素企业12家,超额完成省定淘汰任务。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关停荣奇(俱进)2台42万千瓦燃煤机组。2019年以来,郑州市累计关停15台227万千瓦燃煤机组,累计削减燃煤约460万吨。此外,郑州市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截至目前,累计办理8560台新能源出租车更新手续;2020年全市购置新能源环卫车辆174台,超额完成任务。
享受更好的生态环境是民心所向。据了解,郑州市已实施包括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等在内的“十大战略”行动,目前正处在产业重新布局、转型升级的新窗口期。2022年全国两会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郑州坚持降碳、减污、扩绿、保护协同并举,统筹全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发展转型,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来源:郑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