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黄杰 深圳报道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下称微众银行)的管理层变动仍在继续。
9月首任行长曹彤离职创业后,该行分管同业业务的副行长郑新林已于近日提出辞职。微众银行官方14日承认了郑新林离职一事,并以“不破而立、顺势而为”为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名权威人士处独家获悉,与郑新林一道提出辞职的,还有分管平台金融的黄埔(副行长级别),以及两个一级部门负责人,小微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蒋宁、同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游健聪。
前述接近于微众银行高层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离开微众银行之后,郑新林将重回福建,作为主要负责人,筹备一家新的民营银行,其在微众银行的下属游健聪亦将追随回福建。
这与正在厦门筹备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前任行长、现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彤路径相符。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于2014年年底获批成立,是第一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筹备期间,微众银行确立了三大前台部门和平台部门共五个事业部。前台部门包括零售及小微事业部、信用卡事业部、同业及公司事业部;平台部门包括科技事业部和微金融事业部。
正式开业后,囿于多种原因,微众银行对组织架构曾进行调整,信用卡业务被暂时搁置。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在9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中称,该行的管理采取的是异于传统银行的项目银行制。
“以微粒贷和App为例,在微众银行内部这两个项目都是横跨所有部门的,如分管消费信贷的副行长黄黎明即微粒贷项目负责人,当项目成型后,这些扁平化的群体则成为独立的事业部,如App项目成为财富管理事业部。”顾敏在解释项目银行时称。
微众银行以互联网银行为自身标签,设立之初,该行期望通过互联网远程开户、一方面吸收海量低成本负债,一方面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出表,打造一个轻资产的互联网银行。在初期为符合监管,表内业务则多通过同业合作,完成传统信贷业务入表。
但目前的尴尬在于,远程开户遥遥无期,而银行同业又开始思考与互联网银行的合作,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微众银行新增客户的拓展。
在曹彤离职时,舆论曾认为微众银行高管团队的“平安”基因过多,顾敏对此的回应是,微众高管团队中,来自招行和中信的占据了一半以上。
但这个占比已经实质性减少,前述离职的高管中,郑新林此前为兴业银行同业部总经理,游健聪亦来自兴业银行;分管平台金融业务的黄埔,则与曹彤一样来自于中信银行;而同期离职的蒋宁,此前则是平安银行中小企业管理部总经理。
“现在就剩平安的高管团队了。”前述权威人士说。项目制银行设置在前,关于高管团队的变动,舆论讨论更多的是传统银行人不适应互联网生态,而该人士的观点则是,“不是不适应互联网生态,是不适应平安生态。”
亦有微众银行人士坦承,在实际运营中,微众银行过于豪华的创始高管团队,实际上仍在经历着磨合期。“这些变动短期看是不利,但稳定之后,对微众而言则是利好。”对于任何一个新的创业公司而言,文化融合就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微众也不例外。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创新,互联网银行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进入了2.0时代,从泥沙俱下放任自流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传统银行觉醒、监管逐步趋严的2.0时代,另一方面则是前述文化融合问题。
一位尝试互联网银行创业的人士谈及微众银行时称,一方面,互联网银行和与其匹配的监管,运营过程中,几乎每项政策都需要调整或者重订,拉长历史来看,这是一个必然阶段。
另一方面,微众银行选择的线上模式尝试,实际成绩已经高于预期,而这些实践,无论对同业抑或监管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借鉴。
微众银行目前主打消费信贷和理财,今年以来已分别上线微粒贷、App和平台金融项目。根据官方口径,到9月时,微粒贷贷款发放额接近30亿元,余额不到20亿元,由于采取邀请制放贷,微粒贷的规模较为可控,目前30天以上逾期约为千分之三以下。
在理财为主的App项目,其主要产品为理财产品“活期+”、“定期+”以及股票基金,这正是郑新林此前负责的业务。在较早前的交流中,郑新林曾透露11月App端将上线基于理财产品交易流转为核心的二级平台。
到目前时,微众银行高管团队为董事长顾敏、行长李南青、监事长梁瑶兰、副行长黄黎明、董秘及首席战略官陈峭等。
(编辑:辛继召;如有建议或线索,请联系电子邮箱:xinjz@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