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银行")股权在起拍价降44%的情况下仍遭流拍,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与大连银行近几年业绩疲软关系较大。
据大连银行2020年三季报,继2018年、2019年净利润连续下滑后,2020年该行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净利润下滑超两成,不良贷款率远高行业均值,贷款集中度高等问题不容忽视。
就上述问题,《投资者网》致函大连银行寻求答案,但未获任何回复。
4500万股权降价四成仍流拍
大连银行这笔4500万股股权为其股东"锦联控股"所持有,12月29日已经是第二次拍卖,起拍价格在第一次拍卖价格基础上下降20%,较初始评估价总计降幅达44%,但最终仍因无人报名而导致流拍(见图1)。
对于银行股拍卖遭"流拍"的原因,业内人士说法不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回报率不高,优质的股权较稀缺,也成为导致银行股权"流拍"的主要因素。
另外,通过拍卖方式转让股权,一般来说都是涉及司法诉讼,由于拍卖的银行股权绝大部分缺乏流动性,银行股权拍卖大多呈现"围观较多、入手较少"的情况。如成都银行上月1日在京东拍卖平台公开拍卖的7210万股股权,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银行从业人士吴洪君告诉《投资者网》,"监管加强使得银行股东凭借其股权优势获得优势贷款甚至支配银行的空间缩窄,减少了金融牌照的吸引力,也降低了银行股权的吸引力,另外,在监管层针对中小银行经营地理范围和各类业务比例提出了要求和限制的情况下,经营难度增大,更使得中小银行股权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难道银行股权拍卖要"看天吃饭"?对此,吴洪君补充道,"意向接盘方除了要关注起拍价的高低之外,对相关银行的经营业绩会比较重视。在目前上市银行估值普遍处于低位的背景下,如果相关银行的业绩不佳,这笔股权就很难受到青睐,毕竟在二级市场可以买到价格更便宜、质量更好的上市银行股权。"
实际上,除因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的行业普遍性问题,大连银行折价四成仍遭流拍,其自身问题也不容忽视。
盈利能力因何连续下降
2020年前三季度,该行营业收入55.59亿元,同比下滑9.76%;净利润6.88亿元,同比下滑23.04%,这是大连银行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17年至2019年,大连银行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3.3%,7.35%和2.51%,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34%,-10.14%,-23.33%(见图2)。
分别来看,大连银行的营收增速近三年来一路下降,直至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为负,同样从2017年起,其净利润增速一路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该行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24715.5万元",由此是否导致净利润减少2.47亿元,由于其公告中并未披露该项细节,《投资者网》发函问询大连银行,也未或相关回复。
据Wind数据和中诚信研报显示,大连银行的盈利能力已经连续3年下降,相对于总资产规模较为接近的青岛银行,大连银行的总资产高于青岛银行,然而净利润约等于后者的一半,说明大连银行的净利润率明显落后。(见图3)。
不良贷款高企推升资产减值
通过图3的另外两组数据不难发现,大连银行落后于同行的资产利润率,持续下降的盈利能力,与其日益下降的资产质量不无关系。
截至2020年9月末,大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78%,远高于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全国城商行2.28%的平均水平。由于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计提、减值损失计提相应增加,从而蚕食大连银行的净利润。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受疫情影响,为何大连银行不良贷款率如此之高?
2020年三季报显示,从贷款构成来看,对公贷款是大连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使得其贷款行业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高企。中诚信报告中提到,"(大连银行)房地产行业风险敞口较大,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贷款质量较易受单一行业波动影响。"
在盈利能力持续下降,资产质量下行的影响下,该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水平进一步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8.89%,较2019年末均下滑0.02个百分点,8.89%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仅高于监管要求(8.5%)0.39个百分点,资本补充承压。
官网显示,大连银行总部位于大连,控股股东是东方资管,注册资本68亿元。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沈阳、丹东、营口设有8家分行,在大连地区设有总行营业部及10家管理型支行。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小银行经营中的屡屡难题使其股权吸引力降低。同时,近年来大连银行不断攀升的不良贷款余额,拨备及减值计提提升进而蚕食净利润,使其净利润在2020年前三季度"加速"下滑,在双重影响叠加之下,大连银行4500万股权降价四成仍无人问津也就不足为怪了,流拍之后下一步进展将走向何方,《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