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商银行”)发布《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招股意向书摘要》,正式启动A股招股程序,股票简称为“沪农商行”,股票代码为“601825”。此次该行公开发行新股9.6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00%,发行后总股本为96.44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这意味着这家“万亿”资产规模的银行即将登陆资本市场,A股银行板块的整体影响力有望进一步夯实。
定位清晰,专注普惠,规模质量双提升
近年来监管不断强调“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对此,上海农商银行早已有清晰的定位:该行确立了“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坚持“定位向下、服务向细”,不断资源下沉,在“三农”、小微、科创、社区领域打下良好基础,赢得客户口碑。
厚积而薄发,招股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海农商银行资产规模已达10,569.77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3.66%;存款总额7,636.17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0.29%;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306.7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3.67%。
盈利能力方面,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0.40亿元、净利润84.19亿元,自2005年改制成立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95%和24.16%。2020年,面对疫情影响的严峻经济形势,该行为加强风险应对,主动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6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62亿元,主营业务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同时也反映出该行在“让利实体经济”及“备足抵御风险‘弹药’”的政策导向下,经营发展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在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摆脱疫情影响的过程中,实现主营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增长。
作为深耕普惠金融服务的上海本地法人金融机构,该行始终将服务的重心向下倾斜,在支农支小上精耕细作。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该行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分别为2,173.07亿元、2,384.75亿元和2,794.54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额占比分别为71.75%、71.04%和75.75%。
最新一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母公司“两增两控”口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96 亿元,增长45.09%,贷款户数19,584户,同比增长9,333户,当年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1%,较上年末下降27个基点;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353.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0%;与此同时,涉农贷款余额609.32亿元,较上年末净增99.36亿元,市场份额近三成,是全市涉农贷款市场份额最高的商业银行;涉农不良贷款率0.75%,低于全国农商行平均不良率水平;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持续保持发放额首位。
2020年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 “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充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支持力度,通过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的经营压力。截至2020年末,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306.7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和贷款余额的快速增长,显示该行业务回归本源,积极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审慎的风险管理体系下,该行在资产规模持续稳健增长的同时,不良贷款金额及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3%、0.90%和0.99%,各期不良率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长期保持同业优秀水平;同时,拨备覆盖率方面,该行在2018年末至2020年末分别为342.28%、431.31%和419.17%,持续维持行业较高水平,显示了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上海农商银行整体资产质量指标排名前列。
深耕上海,城乡一体,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上海农商银行之所以具有如此雄厚的实力,主要是因为其依托上海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据悉,该行由234家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机构在2005年改制成立,也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整体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在上海地区70年的历史背景,上海农商银行早已融入这片土地,形成了深厚的申城底蕴。
在2020年9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指数中,上海反超东京位列国际金融中心第三,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在2021年3月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指数中,上海继续保持前三的好名次。这也意味着这座城市将迎来更多金融发展机遇,这里的金融机构将有更多机会“逐浪前行”,上海农商银行的地域优势不言而喻。
同时,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全面融合”等关键词频繁出现。这对于有着多年农信基础,坚守郊区阵地的上海农商银行来说,更是“利好”叠加。
按照“立足郊区、服务三农”的网点布局原则,该行在城区以外有着广域布局,奠定了其在上海市郊地区独特的竞争力。截至2020年末,该行母公司在上海市共设立网点359家,其中有239家网点位于外环以外。作为上海地区营业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在全市108个乡镇中,该行布设网点的乡镇达到106个,覆盖率98.1%,网点数量达250个,坚定不移地为市郊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在“坚持把郊区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的“十四五”发展过程中,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对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针对上海今年提出的“五个新城建设”战略布局,上海农商银行强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该行在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不仅有着广泛的网点布局,更早已深入当地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配合各区域不同定位、不同资源、不同需求,全力提供相匹配的专业金融服务,支持与陪伴区域发展。截至2020年末,该行在新城所在区域拥有网点近130家,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规模达到近700亿元。随着五个新城建设的全面铺开,上海农商银行将继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引擎力量,与新城发展同频共振。
紧跟战略、深化布局,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
各金融机构加速在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布局,作为立足于长三角核心腹地城市的上海农商银行先发优势显著。2020年,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等国家战略,支持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五个中心”建设等上海市重大部署的机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2020年8月,该行成立长三角金融总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全力支持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未来三年,上海农商银行计划为长三角地区客户(不含上海)提供授信不少于1200亿元;到2022年,为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授信不少于500亿元。
2020年,该行持股51.02%的长江金租坚持“专注产业金融、致力平台生态,为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战略使命,立足长三角城市群,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服务,努力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2020年末,长江金租资产总额为303.48亿元,净资产36.29亿元。数据显示,长江金租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净利润3.32亿元,已初具行业优势,成为该行布局长三角战略定位的桥头堡和生力军。
作为A股农商行万亿阵营中的“新军”,上海农商银行有着过硬的经营实力,同时高度受益于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先天红利和战略机遇。近几年来该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利润增长基本稳定,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各项经营管理指标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日趋平衡,实现了速度和质量相统一,规模和效益相协同。
该行表示将紧紧围绕“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坚守“服务三农、小微、科创、社区居民”的经营定位,坚持“赚辛苦钱、赚实在钱、赚专业钱”的经营方式,创新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的新金融发展范式,实现普惠金融“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有机统一,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随着上海农商银行上市进程的推进,多样化融资渠道的打通将加快该行经营模式转型和业绩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该行的资本充足水平,满足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资产规模适度扩张的资本需求,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