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如今,又到了收拾恶龙的时候。
近期,以杭州为圆心,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行动又有新进展。
近日,蚂蚁集团旗下的网商银行,因违反反洗钱规定等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警告并罚款2236.5万元。
网商银行具体违法违规行为有:
1.违反金融统计管理相关规定。
2.(1)违反账户管理相关规定;(2)违反清算管理相关规定。
3.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
4.(1)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2)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3)未按规定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4)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浙江网商银行行业金融二部高级专家王志誉、产品创新部高级专家于隆、合规部高级专家刘光徽、现金管理部总经理黎峰,产品创新部小微融资产品部负责人宋晓、个人征信异议处理员董一诺、副行长兼产品创新部负责人冯亮、监事长董占斌、全面风险管理部反洗钱二级部负责人侯建强等人,分别被处以相应罚款。
斩断“权利与资本勾连”,系列行动正在加速收网。
比如1月28日,支付宝旗下的“相互宝”被彻底关停,就是一个重要行动。
相互宝的关停,从浅层面来看,是对“网络互助”模式的否定;从深层面来看,就是斩断资本的无序扩展。
想当初,相互宝背靠支付宝、阿里的招牌,一年多时间狂揽一亿多用户,让京东、滴滴这些同行寡头垂涎欲滴。
于是,京东、滴滴、水滴、新浪、百度、美团、苏宁、小米、360……一拥而上。
毕竟,这种不需要储备金,不需要精算,不需要监管,不需要业务团队的商业模式,对资本来说,太香了;但对用户来说,太不靠谱了。
就像一个黑匣子,把“人”圈起来,“0元加入互助计划”,然后就是漫长的薅羊毛时间。
因为,对于互助“宝”户来说,他们缴纳的“宝”费,去哪里了?怎么用的?至今都是一个糊涂账。
我们只知道,有1亿人,用259亿元,做了一件稀里糊涂的大好事,最终有18万个人从中得益。
但,其中,钱是怎么收的?怎么用的?项目结束时有多少余钱?余钱怎么花的?都是一个黑洞。
幸亏监管叫停了,不然不知道还有多少用户,会掉到这个坑里。
相互宝仅仅是阿里吸金的一个管道。
另外,花呗等金融“创新工具”,也正在悄悄地蚕食民众的财富。
它通过一个低门槛的准入,潜移默化地就拉高了年轻的消费阈值,而在消费主义倡导者的背后,其实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高利贷骗局。
如果不是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的骚操作,蚂蚁的神话可能还会延续些时日。
马云系资本勾连权力阶层,与利益既得者相关裹挟,一时间权势滔天。
他们用科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隐藏外衣,号称支持中小企业、穷人、年轻人们,为它们提供金融资助。
实际上,是通过占比不高的自有资金,撬动50-100倍的资金杠杆,放贷超过2.15万亿元,将穷人、年轻人、中小型企业和创业者,拖入隐形的次级贷款金融危机的黑洞之中。
蚂蚁通过“科技创新”,用38亿元的现金,借助资产证券化工具,将债权进行多轮融资,杠杆高达100多倍。成功将“次贷危机”的模板,“搬到了”中国,并让它生根发芽。
蚂蚁集团,其“金融创新”的赚钱逻辑,其实本质上就是用金融手法,从银行套取杠杆资金,然后放贷给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赚取利差。
举例,如蚂蚁放贷利率是年化18%,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约为年化4-6%,利差就是12-14%。
100倍的金融杠杆,蚂蚁就能实现年化高达12-14倍绝对收益。以38亿元自有资金来计算,一年之内就能净赚456-532亿元。
然而,它赚钱的背后,是将经济金融波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借款消费者、资本投资者,而到最后,兜底的只能是国家。如果国家不兜底,将来就会出现大乱子,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权力与资本相关勾连,帮助其野蛮生长、无限膨胀,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颗毒瘤,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阶段。
蚂蚁狂飙突进的背后,是一些权力集团的鼎力支持,各方面大开绿灯,通过广告洗脑与高杠杆放贷业务,火速IPO上市,圈钱到账,让资本和权贵顺利变现,赚得盆满钵满。
曾经一度,蚂蚁开启宣传机器,花呗、借呗的广告铺天盖地,在地铁、公交站、机场、人流密集的LED广场形成360度无死角全覆盖,循环洗脑。
资本和权力集团轻轻松松,就攫取了巨额利润,而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全挂在了借款穷人、银行金融系统的头上。未来一旦经济和金融系统出席较大波动,这就会像一个“地雷”一样,将全社会炸的体无全肤。
幸亏,得意忘形的马云膨胀了,炮轰监管,让高层及时准确捕捉到了信号。
于是,以中纪委和央行牵头的工作组及时行动了。
央行、银保监会出手,从制度上扎紧金融监管的笼子,而纪委系统,连夜“打虎”,近几个月以来,全国纪检机关“约谈”相关政府和金融机构“老虎”100多人。
国家重拳出击,权力和资本集团野蛮生长的态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近年来,各种科技巨头、金融大鳄,将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交娱乐统统掌握在了他们的手里,一旦“猎物”入网,他们很快就露出了垄断者的獠牙。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