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华夏银行(600015.SH)行长张健华离任,由董事长李民吉代为履职。张健华已经是近10日内华夏银行第二位离任的高管,此前的2月8日,华夏银行副董事长罗乾宜刚因工作原因离任。
近一年内10位高管辞职
华夏银行在2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张健华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张健华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该行执行董事、行长、董事会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战略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张健华出生于1965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于1989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金融管理司、非银行司、金融稳定局工作,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在央行系统工作多年后,张健华于2015年离开央行,出任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等职务。2017年2月,张健华赴任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董事、行长一职,至今已在该行行长岗位上任职满5年。
华夏银行表示,“张健华先生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为本公司的改革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推动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进经营转型、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本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健华离任后,行长一职空悬。华夏银行董事会决议公告表示,在董事会聘任新任行长及其任职资格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前,董事会指定董事长李民吉先生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就在10天前,华夏银行副董事长罗乾宜也申请了辞职。2月8日,该行公告显示,罗乾宜因工作原因,辞去该行副董事长、董事以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年初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夏银行已经有10位高管离职,包括副董事长、行长、董事、副行长、外部监事、职工监事、监事等核心职务。
那么,高管频繁离职是否会为华夏银行带来不好的影响?一位银行研究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高管离职对公司的影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公司一些高管离职,对公司经营战略发展、创新、业务拓展等造成影响,就显然是不利的。
华夏银行近一年来多次被罚
上述银行研究员表示,银行高管离职的原因很多,涉及公司裁员、薪酬问题、个人发展转型、公司发展战略分歧、压力大、公司环境、公司业绩问题、个人身体健康问题等,原因可谓五花八门。“市场经济下,企业间高管流动也是市场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也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体现。甚至现在行业间高管流动也是逐步增多,例如部分银行的某些高管可能还来自投行机构。”
从华夏银行业绩来看,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收净利双升,营业收入达到724.93亿元,同比增长2.60%;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15.1%。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35492.6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8%,比上年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不过,近一年来,华夏银行屡屡受到监管处罚。2021年,仅5月21日一天之内,银保监会就接连发布对华夏银行及其相关责任人的三张罚单。其中一张罚单的罚款数额高达9830万元,并列举了华夏银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共27条,主要有贷前审查及贷后管理不严、违规向土地储备项目提供融资、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违规使用理财资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年,监管机构对银行开出的5000万以上的超大额罚单仅八张。其中,民生银行领到年度最大罚单,单笔罚没金额达到约1.15亿,而华夏银行以单笔罚没9830万元位列第二。第三为渤海银行,单笔罚没金额9720万元。
除银保监会对华夏银行行政处罚外,央行也对华夏银行开出过罚单。2021年8月,华夏银行还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而被央行罚款486万元。
除了被监管频频点名,华夏银行消费者投诉问题也持续上升。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华夏银行消费者投诉量同比增长2.9%。同时,华夏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排股份制银行第四位。
2021年12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对华夏银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其中提到七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问题。据记者统计,2021年银保监会消保局仅对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新网银行共五家银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情况进行了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