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韩国友利银行投资设立的国内首家韩资法人银行——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友利银行),因贷款业务问题遭到银保监处罚。
据悉,该行此次遭罚主要是因个人贷款、内保外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事实上,该行旗下分支机构在2017年就曾因贷款问题收到罚单。
业绩上,友利银行去年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大降39.93%,且连续三年呈下滑态势。2011年至2021年期间,该行净利润降多增少,仅三个年份实现正增长。
另外,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虽同比下降,但仍远高于外资银行整体水平。资本充足率也连续多年下行,截至2021年末为16.81%,较同期外资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低1.22个百分点。
就上述罚单、业绩等问题,《投资时报》向友利银行发送了沟通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贷款业务再遭罚
6月17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北京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京银保监罚决字〔2022〕29号)显示,因“个人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内保外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北京银保监局责令友利银行改正,并给予9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申智燮(SHIN JEE SEOP)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其实,这并非友利银行第一次因贷款业务问题受罚。
《投资时报》研究员通过梳理银保监会官网信息了解到,2017年3月,友利银行成都分行因“贷款发放及贷后管理严重失职,导致部分贷款被挪用,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四川监管局罚款30万元。同年6月,友利银行大连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个人消费贷款被挪用”,被大连银监局罚款20万元。
除贷款业务外,友利银行还存在其他不足。
4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官网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京汇罚〔2022〕6号),显示友利银行“未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未按照规定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给予警告,并罚款20万元。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行政处罚信息(银管罚〔2021〕18号)公示,友利银行存在三项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二是超期向人民银行报备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资料;三是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综上,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决定对友利银行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98.5万元;该行时任行长、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优锡对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4.1万元。
净利润三连降
业绩上,友利银行2021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年报披露,2021年友利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5.39亿元,同比增长4.18%;但净利润仅0.16亿元,同比下降39.93%。
从收入端来看,友利银行去年利息净收入为4.46亿元,同比增5.4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0.52亿元,同比下降25.54%;投资收益为98.20万元,同比大降97.19%。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该行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4亿元、5.59亿元、5.18亿元,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均出现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8.88%、-7.41%。2021年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实现小幅正增长。
而净利润则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下滑。年报显示,2019年—2021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0.33亿元、0.26亿元、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3.90%、-20.61%、-39.93%。
若将观察时间进一步延长,《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在过往年份中,该行净利润降多增少,大多数年份呈下降态势。2011年至2020年十年期间,该行净利润仅在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实现正增长。
不良率远超外资行水平
资产质量上,截至2021年末,友利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6%,较2020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投资时报》研究员通过查阅该行近几年年报发现,2017年至2019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一路下滑,由1.19%下滑至0.60%。2020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至1.66%。虽然2021年有所下降,但相比2019年仍处于高位。且据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2021年第四季度末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56%,可见,友利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高于同类水平。
资本充足率方面,2021年末,友利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78%、15.78%、16.81%,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2.89个百分点、2.89个百分点、2.63个百分点。而据银保监会披露,2021年四季度末外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8.03%。可见,友利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逊色于同类银行水平。(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