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组开业一年的山西银行发布首份年度成绩单。年报显示,2021年,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27.05亿元,净利润亏损46.73亿元。
作为合并重组后成立的新银行,未能在开业首年取得立竿见影的“效益”,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银行重组改革不是简单的拆分合并,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还需要处理好重组后新机构的定位及发展问题。
净利润亏损46.73亿元
资料显示,山西银行于2021年4月28日挂牌开业,以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今年6月末,山西银行披露开业以来的首份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资产总额2961.82亿元,负债总额2762.57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1614.25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为27.05亿元,净利润亏损46.73亿元。重组开业首年亏损40多亿,山西银行表示该行为前瞻性消化风险,主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会计准则及监管要求补提减值准备48.15亿元,如剔除补提拨备影响,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9.75亿元。
据山西银行披露,2021年该行通过清收、转让、重组等方式累计化解风险资产125.99亿元。不过,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不良率仍达3.29%,高于同期城商行整体水平1.9%,拨备覆盖率151.14%,低于同期城商行整体水平188.71%。
资本充足水平方面,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7%、10.2%、10.2%。
山西银行表示,2021年总体经营结果符合合并新设首年经营发展预期,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远超监管要求,满足中长期健康发展要求。
重组后如何实现良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银行并非开业首年出现亏损的银行个例。此前,于2021年6月成立的辽沈银行,吸收合并原营口沿海银行和辽阳银行后,披露了开业后的首份年报。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9亿元。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1.51%和-1.23%。
辽沈银行称,该行营业收入为-4.74 亿元,主要是息差倒挂导致。将持续促进资产负债结构优化,降低付息成本,拓展收入渠道,改善息差水平。
针对合并重组银行净利润出现亏损的情况,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一般来说,进行并购重组的机构原有业务效益都不太好,并购后效益仍然维持现状的可能性较大,也比较正常。另外,目前重组的银行基本属于完全相同的领域的并购,缺乏一些互补性,没能扬长补短。
那么,如山西银行、辽沈银行这类合并重组后的银行该如何实现良性发展?“对于并购重组来说,更重要的是后期管理,简单的物理结合之后,必须产生化学效应,才会有成果”安光勇补充道。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则认为:
一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合并重组涉及到各项资源的整合,并购重组前各家银行的优势与资源不尽相同,需要梳理思路、聚集优势,而不是化作散沙一团;
二是要优化人员管理,原有银行的各部门、领导干部、基层员工、公司文化等都存在差异,如何发挥合并重组后的公司架构优势,最大化人员配置效率,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