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饶阳县新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葡萄温室内,阵阵果香扑鼻而来,绿意盎然的枝条下,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我们引进新品种,采取限域栽培、起垄栽培、避雨栽培等新技术,采用多个种植架型,种出的葡萄口感好、颜色好、颗粒均匀。”新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何雨航说,为保证葡萄养分品质,园区摸索出从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到栽培技术一整套葡萄标准化种植技术,为葡萄生长提供优质土壤,在生长关键期精准疏果定果,保障了葡萄品质。
新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设施葡萄种植为主,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46栋、智能连栋棚6栋、避雨设施葡萄122亩,先后引进南太湖特早、玉波二号、丝路兰、妮娜皇后、黄金蜜等优良品种,年收入达1400万元。同时,以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葡萄研发中心、河北省葡萄学会、中国北方设施研究所为科技力量支撑,研发了多个葡萄新品种和新技术,注册了“新饶”商标,种植的葡萄多次获得中国农产品金奖、银奖。
与此同时,在饶阳县五公镇南善村雅泽家庭农场,暖意裹挟着葡萄的甜香扑面而来。农场占地170亩,建有32个温室,在这一座座“葡萄宫殿”内,翠绿的藤蔓间,一串串圆润晶莹、绿中泛黄的“维多利亚”葡萄沉甸甸地垂挂着,智能补光灯将葡萄映得透亮。农场负责人刘冲正穿梭于葡萄架间,检测甜度、精心管护,为即将上市做准备。
“联系好的客商两天后过来采摘,目前市场价达到16元/斤,亩产7000斤,比传统种植的棚室增收20%左右,亩收入大概能有十几万。”刘冲说,增收价高的原因在于葡萄温室多了个“新管家”——空气能增温系统,它的出现为葡萄早早“落地”按下了加速键。
“自从用上这个‘新管家’,葡萄上市比传统种植提前了20天左右。”76岁的刘冲轻点手机屏幕,启动空气能增温系统,地暖管道内的温水开始循环。“温室地下全部铺设了增温管道,葡萄根系生长环境好了,果子自然长得好,不仅颗粒饱满,糖分达到14个或15个,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不少,一个温室能多赚几万块。”临近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刘冲的脸上。
饶阳县素有“中国设施葡萄之乡”美誉,该县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混搭栽植,温室和大棚混搭建设及错峰上市,使葡萄采摘期从4月上旬持续到11月下旬,上市时间延长至200多天。目前,该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各类鲜食葡萄30万吨,年产值达26亿元,主要销往全国30多个城市,北京市场占有率达5.8%,天津市场占有率达4.1%。2014年“饶阳葡萄”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饶阳葡萄”被列入河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讯员崔佳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