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 优育良种 铺就产业致富路
来源:甘肃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2 09:20:10

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渭源成为种薯繁育的理想之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也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

近年来,渭源县锚定“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目标,在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领域持续发力。目前,渭源县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从中增收2300元以上。

在位于会川镇的甘肃省农科院会川试验站,60年科研接力从未停歇。这里保存着1230份全球马铃薯种质资源,“陇薯3号”“陇薯7号”“陇薯8号”等“陇”字号品种从这里走向全国。

“陇薯系列品种,每年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就拿近十年的‘陇薯3、5、6、7、10号’这5个主力军来说,累计增产了120万吨,给农民们带来的直接收益增加了24亿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的副所长李建武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账。

近三年,“陇薯7号”和“陇薯10号”的推广面积更是分别突破200万亩和150万亩。如今,陇薯系列品种,在全省的种植面积占了一半,在西北地区占了三分之一。

有了科研这把“金钥匙”,渭源的种薯产业基础打得十分牢固。现在,这里每年能生产脱毒瓶苗7.4亿株,原原种9亿粒——是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种薯生产能力达到了90万吨,贮藏能力也有70万吨,为产业的升级换代铺好了路。

来到五竹镇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机器的轰鸣声里,原原种正被快速分拣。智能连栋温室里,新一批种苗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充满生机。

“合作社现在建成了五竹马铃薯种薯产业园,集科研、试验、繁育、科普观光于一体。1年能生产脱毒组培苗2000万株、原原种2000万粒,直接带动了4280户农户。”合作社理事长刘永红介绍,“我们每年都带动4000多户农户建设原种一级种繁育基地,面积在2万亩以上。”

在大安乡千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里,黑膜下的马铃薯植株长势喜人。村民李成文蹲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薯苗,脸上乐开了花:“去年我种了12亩,净挣了2.4万元。今年我又加种了6亩。有合作社帮忙提供机械服务,还包回收,心里踏实得很,日子越过越有劲儿了!”

今年,大安乡建起了“企业+合作社+订单+基地+农户”的全链条联农模式,整合了2000亩土地,专门用来建设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带动全乡的马铃薯种植规模突破2.7万亩。

从2022年到现在,渭源县累计投入了2.4亿元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基础设施,让“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股力量拧成了一股绳。依托“茎尖脱毒—温室原原种—高山隔离—大田扩繁”这四级技术体系,渭源县用好“黑膜覆盖+测土配方”这些关键技术,今年已经建成了4个核心基地,面积达8000亩,全县马铃薯种植总面积达40万亩。(马富平 王亚雄)

标签: 渭源 优育 良种 铺就 产业 致富路

猜你喜欢

临洮:早薯抢鲜 错峰上市促增收

盛夏6月,临洮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棚高垄早熟马铃薯迎来了集中采收季。在玉井、洮阳、辛店等乡镇的广阔田野上,连片的钢架大棚内一派热火朝天:圆润饱满的马铃薯,像一个个刚出土的“小金蛋”,堆满了田垄。农户们忙着采挖、分拣、装运,棚内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利用大棚营造的良好生长环境,临洮高垄...更多

2025-07-22 09:20:56

渭源 优育良种 铺就产业致富路

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渭源成为种薯繁育的理想之地,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也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近年来,渭源县锚定“全国马铃薯育种制种基地”目标,在种薯繁育、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领域持续发力。目前,渭源县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更多

2025-07-22 09:20:10

安定:引水上山 薯花盛开效益增

这几年,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大岔村村民史玉成眼里的愁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容。为啥?因为地变了,水也“跑”上山了。“以前洋芋,真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提起过去,史玉成直摇头,“山坡上的地,东一块西一块,窄得犁地都费劲,路也不好走。一年到头,地里刨出来的东西就那么点,不够嚼谷的,我们...更多

2025-07-22 09:18:45

上半年兰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三夏”已收小麦1.88万亩 蔬菜45.22万亩

7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兰州市“三夏”时节已收获小麦1.88万亩、豆类0.27万亩、杂粮0.36万亩,油料0.65万亩,蔬菜45.22万亩。今年上半年,兰州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全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速6%,增速排名全省第9位。实现农村...更多

2025-07-22 09:13:15

海洋大集为“青岛之夏”添活力

“走!赶集去!”在青岛,赶一场海洋大集,成为消夏休闲新方式。步入历史城区,精致的文创大集让外国游客都忍不住“买买买”;漫步魅力海滨,夏日文旅场景持续上新,让游客沉浸其中“乐享山海城”;休闲出游,坐“最美轻轨”赴即墨,在千年大集上与厚重文化不期而遇,加入莱西燃夏文化季,热情的音乐派对“莱”...更多

2025-07-22 09:12:29

济南:加快富民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济南市把产业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重要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实施“生产规模化、特色产业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增收长效化”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持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更多

2025-07-22 09:10:24

闲置地变“聚宝盆” 全南特色农业发展激活“一池春水”

清晨5时30分,天空还蒙着一层薄雾,全南县大吉山镇斜溪村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已一片繁忙,只见工人们弯着腰依次钻进半人高的产蛋房,用指尖轻扒细沙,取出一枚枚甲鱼蛋。“看,这儿还有一窝!”基地负责人何振辉满脸笑意,从沙层中捏起一枚晶莹的甲鱼蛋,比鹌鹑蛋略小的蛋体裹着细沙,在掌心滚出一道浅痕,他...更多

2025-07-22 09:08:26

上半年进出口比重达78.6% 内蒙古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值达796.1亿元,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8.6%,成为内蒙古外贸主力军。截至今年6月底,内蒙古民营外贸企业达到1.8万家,占全区进出口企业总量的97%。今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与市场监管部门协同推进企业备案“高效办成一件事”工...更多

2025-07-21 14:53:46

内蒙古新增192家新兴产业领域企业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在官网发布公告称,通过各盟市推荐上报、自治区有关部门会商筛选、网上公示征集意见等方式,在新兴产业领域已有企业名单基础上,新增公布192家自治区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据悉,本次新增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名单依据国家《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和自治区新兴产业领域...更多

2025-07-21 14:47:54

中国LPR连续两月“按兵不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1日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的LPR均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中新社记者表示,由于5月以来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未调整,...更多

2025-07-21 14: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