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8.52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归母净利润34.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9.12%;扣非归母净利润32.56亿元,同比增长137.63%。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整体呈现“增收增利”的良好态势,在畜禽养殖行业周期波动中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和发展动能。
生猪出栏规模增长,成本管控夯实盈利根基
2025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养猪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成为公司业绩稳健提升的重要支撑。凭借全国化布局和“公司+农户”模式的规模优势,公司生猪出栏量稳步提高,报告期内累计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1661.66万头,同比增长15.6%。
出栏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收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肉猪类销售收入实现327.35亿元,同比增长16.26%。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大生产整体稳定,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养殖成本同比显著下降,推动生猪养殖利润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温氏股份展现出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毛猪销售价格与同行企业基本一致,而成本控制能力处于行业优秀水平。据了解,头部企业生猪平均养殖成本为12-13 元/公斤,而根据公司最新投资者关系记录表,2025年5月,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6.1元/斤,位居行业前列。
肉鸡销量逆势突围,成本领先助力盈利改善
2025年上半年,尽管肉鸡行业面临短期供需调整的外部压力,温氏股份养鸡业务仍表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为后续盈利修复奠定基础。公司通过优化区域布局、深化渠道合作,报告期内累计销售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5.98 亿只,同比增长9.16%,在行业整体较为低迷的背景下,依旧保持稳健运营。
生产方面,温氏股份的养鸡业务保持着高效运营状态,核心生产指标表现亮眼。上半年,其肉鸡上市率达到95.1%。资料显示,5月公司毛鸡出栏的完全成本已降至5.5-5.6元/斤,养殖综合成本在行业内持续处于领先水平,为后续市场价格回升后的盈利修复筑牢了基础。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培育适销肉鸡新品种、推进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销售模式转型,进一步增强长期竞争力。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财务稳健助力抗风险能力提升
2025年上半年,温氏股份通过灵活调整融资节奏、优化资产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财务健康水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907.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1.0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7%。资产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度末下降2.80个百分点,降至50.57%,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在债务管理上,温氏股份主动优化债务构成,减轻利息支出压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为2.23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减少12.51亿元;长期借款为10.0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6.40亿元。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公司缩减融资规模、偿还部分融资借款,同时对部分长期借款进行了重分类。
温氏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64.65亿元,同比增长14.31%,主要依托肉猪业务盈利增长、养鸡业务销量稳健等主业支撑,为日常运营、技术研发及产业链布局提供稳定资金保障。货币现金方面,报告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24.97亿元,拆出资金20.65亿元,其他流动资产22.94亿元,粗略合计在手现金储备近70亿元。公司整体资金储备良好,结合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整体资金流动性仍保持合理水平,可满足后续业务发展及偿债需求。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养猪业务依托高效运营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养鸡业务在行业短期调整中保持韧性,并不断夯实长期竞争基础,后续改善空间明确。在财务层面,公司通过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实现财务健康度持续增强,整体经营呈现“主业支撑有力、财务根基稳健”的良好格局,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